第十五章一死了之
四皇子得知五皇子與六皇子的遭遇,再收到皇帝的聖意,内心深處生出一陣恐懼。
原來他們這些兒子在皇帝眼裡,能利用的時候就看得順眼。不能利用的時候就礙眼。
現在太子發瘋,皇帝就順着太子來。無非是還想繼續利用太子!
他們這些棋子,全都成了背鍋俠。皇帝哪有錯可言!
他們的父皇啊,當真是無情!
四皇子心裡又怒又氣,既畏懼又覺得屈辱。
甚至冒出一個念頭——他也不幹了!
可四皇子不敢啊!
四皇子可不是太子,他除了手底下有一些跟随的官員還有五皇子與六皇子的支持外,什麼都沒有。
反觀太子如此優秀,深得民心。就連皇帝都不敢輕易動太子!甚至太子一發脾氣,皇帝還得哄對方!
四皇子不是不嫉妒。可他沒辦法!
太子就是有這個實力!
四皇子的實力不如太子,才會被皇帝如此對待。
若是他敢尥蹶子不幹,皇帝一定不會輕饒他!
四皇子早已看透皇帝的品性。那怕成為九五之尊,皇帝的内心永遠藏着個卑鄙陰暗的小人!
四皇子的确被皇帝敲打到了。老老實實的陪着大皇子出京。
大皇子的臉色比四皇子難看百倍。因為他身上背着荊條!
皇帝當真是對他毫無感情!讓大皇子這個長子從京城背着荊條遠赴文州向太子請罪!無疑是讓大皇子顔面無存!
以為見到大皇子被皇帝侮辱,四皇子的内心是幸災樂禍的。可今日看到大皇子如此,四皇子心中忽然生出了一種危機感跟悲憐感。他害怕大皇子的今日,就是他的明日!
“大哥,要不你上車内坐着?”
四皇子難得對大皇子生出同情心。想讓大皇子上馬車裡坐着,畢竟現在有很多百姓圍觀,正在對大皇子指指點點。如此環境,大皇子的尊嚴正在遭受巨大的創傷。
誰知,大皇子給了四皇子一個白眼。甚至冷笑了一聲。
四皇子:……
給臉不要!
好意體貼大皇子,卻被對方如此回應,四皇子也懶得再多言。就這麼看着大皇子背着荊條翻身上馬,跟随大皇子一同打馬出京。
路上,看到大皇子的後背被荊條傷到流血,四皇子幾次欲言又止。
但是大皇子一臉陰沉,那眼神帶着無窮無盡的恨意。
每每觸及大皇子的眼神,四皇子就張不開口說出關懷的話。
因為四皇子清楚,以大皇子的性格,無論他們這些兄弟說什麼都會被對方扭曲成别的意思。從小到大,大皇子對他們這些弟弟壓根沒好臉色。大皇子對他們的厭惡,那是毫不掩飾的!
四皇子不明白。大皇子的遭遇又不是他們造成的。都是皇帝搞出來的。可是大皇子不敢恨皇帝,隻敢恨他們這些弟弟。說到底,大皇子也是個孬種!欺軟怕硬!
後半路,四皇子冷眼看着大皇子受罪。
本來嘛!讓大皇子坐在馬車内,把荊條取下來誰知道?大皇子偏偏不領四皇子好意,非要自虐,還把自己搞得一副受到天大屈辱要卧薪嘗膽的模樣。
說到底也是大皇子活該!若不是大皇子算計太子在先,又怎會有今日呢!
四皇子也從這件事中反思了一下。日後他跟太子的關系怕是不會好了。此番刺殺一事,太子已經懷疑他們這幾個皇子。
但好在太子向來寬厚待人,尤其是對他們這些手足,都比較給面子。不像大皇子那般内心陰暗,隻想着天天如何報複!
二者比較,還是得罪君子比較安全。得罪小人,小人會想盡一切辦法報複回來!
大皇子跟四皇子還沒抵達文州,趙興便得知他們要來的消息。
“孤的這位好父皇啊,真能折騰。不把心思放在國事上,天天琢磨怎麼惡心身邊人。”
雁南:……
哪怕這陣子已經适應了趙興的語出驚人,但每每聽到趙興吐槽皇帝,雁南的第一反應依然是害怕。下意識看向周遭。這院子裡的人,全都是太子的親信。誰也無法保證這些人将來不會背叛太子。
雁南低聲勸說道:“太子殿下,這些話莫要當着人前說。”
禍從口出的道理,太子必然知道。雁南覺得趙興在他們面前吐槽皇帝,必定還是因為信任他們這些人。
趙興輕笑一聲。既然他敢說,就不怕傳出去!最好讓那位昏庸的皇帝爹聽到,直接廢黜他!
當太子,不單要防着親人的算計,還得操勞國事,累死累活除了撈點美名,還剩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