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呼出一口氣,原來自己理解錯了啊,她嘿嘿一笑,“我不是那貪财的人,說五五就五五。”
長期合作,肯定不能讓人家吃虧。雖然表面上看小吃攤都是她在做菜,但一來一回騎自行車,收拾碗筷,清洗碗筷都是陸應淮的活兒,五五分剛剛好。
陸應淮見她态度堅決,也沒有再反駁,多的他以後再找補回來。
送走陸應淮,姜甯起身去找姜母,倆人去黑市擺攤這事兒,還真得提前和姜母說一聲,好對外打個掩護,要不倆人總去鎮上,總會有人懷疑。
廢了半天口舌,再三保證之後,姜母總算同意,不過姜甯也撒了個善意的謊言,她說的是他們倆去鎮上舊書店幫忙,順便看書學習。
天剛擦亮,一輛二八大杠的自行車就已經穿過土道,一路追着太陽去了。
倆人到鎮上時候天已經大亮,姜甯身後背着半人高的大背簍,陸應淮一臉無奈地跟在身後用手托着背簍的底部,這背簍到底有什麼魔力,非要自己背着。
“高姐!”
“小妹!”
正好賣糖的櫃台前面沒人,供銷社大姐一下子就從櫃台後面竄出來,一把擠開陸應淮,伸手幫着把背簍卸在櫃台上,“小妹累壞了吧,快坐這邊歇會兒。”
陸應淮:“……”
姜甯就跟到自己家似的,沖着陸應淮擺擺手,把賬本遞過去,“找着本上的買,我跟我姐唠會兒嗑。”
陸應淮有點無語,但還是順從地轉身去買材料。
供銷社的高姐親熱地攬過姜甯,從兜裡掏出個桔子塞到她手裡,低聲感謝,“多虧了你上回帶來的奶粉,我那小侄子可算是吃上口奶了。”
她上回帶奶粉回家,可算是立了個大功,一家人輪番誇了好幾天,整得她都有點飄飄然了,特别是她嫂子,把她那件上海買的小皮鞋都送給她了,姑嫂關系蹭蹭上漲。
給家裡解決了這麼個大難題,她現在看姜甯是越看越喜歡,她這人也直爽,當下開口,“小妹,以後在鎮上有啥事兒你就問姐就行。”
還真讓她說着了,姜甯現在就有事兒要問,最近村裡沒活了,姜大嫂就琢磨着讓姜大哥學門手藝。
現在這年頭,要說學啥手藝吃香,那首選就是木匠,但有真本事還願意教的師傅不好找啊,這事兒也就擱置下來了。
姜甯就想起這高姐,鎮上供銷社的,消息肯定靈通。
她從背簍裡又掏出一罐奶粉,借着上面一塊頭巾的掩蓋遞過去,“高姐,我家裡還有兩個哥哥,想找個學木匠的師傅,你看着幫我打聽打聽呗。”
高大姐接過奶粉,嘴都樂得合不攏了,本來她還不好意思張嘴再讓姜甯勻她一罐,這回好了。
聽着後半句,她略一遲疑,猶豫兩秒後一拍大腿,“行我回去問問,小妹我就不瞞你了,”
“我爹就是木匠,手藝還算過得去,就是他不收徒,脾氣倔,”
“但你這奶粉真算是救了我侄子的命,就看在他大孫子的份上,他肯定得考慮考慮。”
姜甯驚訝地張開嘴,還真就這麼巧,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見姜甯沒說話,高姐以為她不滿意呢,連忙找補道,“但你放心,就算我爹不幹,我也肯定盡心給你打聽别的師傅。”
姜甯回過神來,知道她這是誤會了,于是擺擺手,“沒事兒,這我都理解,有本事的老師傅脾氣都倔。”
高姐還是按之前那價兒,硬塞給姜甯一百塊錢和幾張糖票,姜甯沒推開也就收下了,她知道高姐是怕這事兒辦不成,她要是非不收下這錢,高姐估摸着心理壓力得老大了。
倆人又唠了會兒嗑,陸應淮那邊已經買完回來了,手裡提着大包小包的。
姜甯把剩下的瓜子兒往兜裡一揣,拍拍手上的瓜子兒皮,上前靈巧地一把接過陸應淮手裡的東西,“陸哥辛苦了,這麼拿着多不方便,”
說着,她把碗筷,調料往背簍裡一塞,抱起背簍,把它的兩個提帶從陸應淮的胳膊上穿過去,
陸應淮迷茫地颠颠肩膀,這背簍怎麼到他背上的,還有這袋大米,啥時候又回手裡的?
姜甯繞着他轉一圈,确保背簍裡的東西不會掉出來,肯定地點點頭,“陸哥,來的時候沒讓你背上背簍,是我的不對,”
“這回你背吧,我絕對不和你搶,在城裡沒背過吧。”
沒想到這未來的反派大佬還挺有童趣的,來的時候非要背背簍,那時候裡面有奶粉,姜甯哪敢讓他背。
這把圓夢了,背吧。
陸應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