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萬夫所說,陸衍被貶之後,陰律正式推行。
軍隊中實行首級軍功制,在戰場上以敵人頭顱數算軍功,按軍功大小升職。
如此,許多無權無勢的陰兵晉升飛快,擠走了不少老兵。
老兵們自然不會服氣,上來的新兵也不肯示弱,逐漸分成兩派,矛盾愈演愈烈。
新上來的人裡,有一個名叫陳倉的人最為出彩,陳倉骁勇善戰,幾乎次次都斬獲最多的人頭數。
漸漸的,陳倉升成了副将,在崔允的支持下,與韓萬夫職位等同,平起平坐。
雖然首級軍功制實行以後,鎮陰軍迅速發展壯大,但其實内部極不團結,暗地裡分成兩大派,一派以韓萬夫為首的老兵派,一派以陳倉為首的新兵派。
戰後,搶奪人頭的事時有發生。
上個月,鎮陰軍出征去剿犯界的百足氏,回來後,兩個陰兵便因為争搶人頭打了起來。
老兵派孫符和新兵派李小伍為了一個人頭大打出手。
計頭官見實在弄不清到底是孫符的,還是李小伍的,便以李小伍刺的敵人要害部位為理由,把人頭判給了李小伍。
李小伍因此而人頭數滿,做了伍長。
孫符回去後越想越不服氣,于是把李小伍叫出來暴揍了一頓。
李小伍非常生氣,咽不下這口惡氣,叫了新兵派的一幫兄弟,去找孫符讨債。
孫符不肯示弱,也找了老兵派一幫兄弟,兩幫人大打出手。
孫符一直身體不好,又是打架又是鬥氣,回營後便舊病複發,當天夜裡就死了。
老兵派的衆人一看孫符死了,紛紛表示這事兒不能這麼算了,得為孫符讨個公道。
于是,老兵派衆人擡着孫符的屍體大鬧新兵派,把整個兵營攪了個天翻地覆,要李小伍出來償命。
新兵派的人不肯認賬,說孫符本來就身體不好,他是病死的,他的死與李小伍無關。
這事越鬧越大,驚動了韓萬夫。
韓萬夫了解了前因後果,也非常生氣,把陳倉叫來,讓他給個說法。
陳倉罰了所有參與打架的陰兵十軍鞭,并且給李小伍撤了職,把他從伍長位子上拉了下來。
韓萬夫一直對新兵憋着一口氣,他對這個處理結果并不滿意,說殺人償命,要求陳倉處死李小伍。
陳倉卻不肯示弱,說孫符本就有病,并非被打死的,所以李小伍無罪。
韓萬夫大怒,與陳倉争執半天,兩人各不讓步,兩邊陰兵也怒目相對,劍拔弩張。
韓萬夫一怒之下去找崔允,将陳倉罔顧軍法,縱容部下殺人一事告知崔允,讨要個說法。
崔允親自去了兵營,詳細了解了情況,并贊同陳倉的處置。
韓萬夫哪裡肯服氣,崔允将韓萬夫安撫了一番,又打了李小伍五軍鞭,把此事了結下來。
事後,又将韓萬夫和陳倉叫到跟前,讓他們團結起來,不能再搞分裂。
韓萬夫隻得忍氣吞聲地答應下來,實則一口氣憋在心裡,直忍到陸衍回來。
陸衍哪裡肯讓老部下們受這份委屈,聽完後,當即起身,去了兵營。
陸衍突然到來,兵營裡一陣躁動。聚衆摔跤的不摔了,燒火煮飯的不煮了,紛紛過來參拜陸衍。
各百夫長千夫長集結陰兵,陳倉等軍官也得到消息,趕忙出來參拜。
不一會兒,偌大的校場便站滿了人。
陸衍站在高台上,看着鎮陰軍的數量恢複如初,甚至比以往更多,宏觀上說,這自然是陰律帶來的好處。
但是,陰律也帶來了許多壞處。
放眼望去,他熟悉的老部下一個個灰頭土臉,新兵們則精神抖擻,腰杆子挺的筆直,對比一目了然。
陸衍心裡非常不爽。
原本他下界之前,鎮陰軍就受奸人所害,損失慘重,東梧不顧他鎮陰軍受挫,殺他副将。
這本就虧待了他們,東梧不是說會好好安撫鎮陰軍?不是說不會讓将士們心寒?
這叫好好安撫?這叫不讓他們心寒?
陸衍給衆陰兵訓了話,鼓舞了一番士氣,衆陰兵齊聲呐喊,老兵們尤其喊的響亮,腰杆子不由自主挺直了。
陸衍訓完話便解散了衆陰兵,隻把陳倉單獨留下。
陳倉站的筆直,任由陸衍打量。
陸衍道:“你就是陳倉?”
陳倉答道:“是。”
陸衍抱臂,邊圍着陳倉打量邊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好名字。”
陳倉大聲答道:“多謝将軍誇獎。”
陸衍道:“我這是誇你的意思麼?”
陳倉又大聲答道:“将軍說好就是好!”
陸衍一手搭在他肩頭,掌心用力,皮笑肉不笑地道:“好,很好,有覺悟。我鎮陰軍裡就缺你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