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正是六堂堂主緻辭環節。
這六位堂主,或老或少,或男或女,說的也沒太多有營養的話,總之皆是共慶大典、勉勵後輩的話,聽得直教人昏昏欲睡。
洛魂在此環節他倒是稍微注意了一下,這六人,指不定可能還會與之打交道,最起碼屆時要能認出他們來。
不過,洛魂還不知道,這舉動将在幾日後毫無意義,他完全沒能與這幾位堂主說上話,順便還讓魔域上下全都記住他了。他倒也沒做什麼石破天驚的事兒,隻是把這大典流程都還沒走完的聖女殿下給擄走罷了,僅此而已。
這是後話了。
而今的洛魂,開始專注于賽制流程了。
逐鹿武道會的賽制很是簡單粗暴,也可能因為若制定一個完整合理的賽制,比如設置積分賽以及特殊環境賽等考驗各位參賽者更綜合的能力的模式,勢必會把武道會拖得極為冗長。而聖女大典持續的時日,是九天,最後三兩日還得把大典的流程走完,所以,在第一日内,便要決出三十二強,即每處分會場一日之内要決出四強,之後每日比武并淘汰半數,直到決出最後的勝者,這樣時間差不多恰好是夠的。
可即便逐鹿武道會是偏表演性質的賽事,但參賽人數衆多,一日便淘汰絕大部分的修者,未免也有些過于兒戲了。
不過,這是聖臨宗,是世人口中的魔域,他們并不在意合不合理,能做嗎?能。那就做。這才是他們的風格。至于方式,如果實現方式很重要的話,魔域便也不是魔域了。
第一日的比拼,是分批進入擂台中混戰,友好比武,和諧第一。出擂台者判負,倒地不起者判負,惡意重傷他人者判負,剩至最後一人,便進入下一輪混戰,直至決出本分會場的四強。
坎字擂台,共有二十四組,按照二十人一組的分配,由此能推斷出,坎字擂台共有參賽修者四百八十人。所以,第一輪是決出二十四人,這二十四人會均分成四組,再進行第二輪混戰,決出四強。
規則,就這麼簡單,生動诠釋了簡單粗暴的美學。
洛魂是第一百三十六号,若按照二十人一組依次分配,他應該是第七組的成員,然而實際上卻是第十二組的。他想了想自己尋座位時有見過八百多号的參賽修者,估摸着可能八個分會場是随機分配了各序号的修者,以此讓武道會變得更具随機性。當然,真随機還是假随機,那便不得而知了,起碼要明面上做到如此。
在護衛者的引領下,第一組的二十修者,已經上了坎字擂台。
由于半甲子的年齡限制,場上修者也皆是些年輕人,樣貌大多不差,有身着弟子服一看便知是魔域弟子,也有瞧着氣質神色便知是孤身散修,也有仙氣飄飄宛若神人的大宗子弟。待他們亮出玄氣,方知道靈、徹地、通天三階的修者各有其數,不過并未見有入聖的修者。
洛魂對自己的情況其實很清楚,自己的天賦并不算絕頂,不過好在奇遇頗多,這才在二十歲的弱冠之年入了聖。但實際上,就拿魔域的逐鹿武道會參賽條件,半甲子之内入道,已經能篩掉這世間大半的适齡修者了,而入聖,更是鳳毛麟角,這并非天賦二字能夠解釋的了。而他二十歲入聖,隻能說,離天下之大譜。
第一場的混戰,開始了。
道靈階的修者幾乎是第一時間出局的,幾位通天的修者出手,餘波便能把他們震飛出去,離開了擂台地界,便算淘汰出局了。幾位徹地的修者稍微堅持久了一些,但有一通天未遭束縛,手中雙锏仿若千鈞之重,一砸便是一個出局。開戰未見多久,場上便隻剩下了七位通天階的修者。
按洛魂的經驗來看,場上單打獨鬥擂台戰的最強者,當是那位揮舞長槊的修者。擂台空闊,無外物遮擋,長兵器的優勢極為明顯,奔襲起來長槊定然銳不可當。若是能有一匹良駒,馬槊的威力,戰場上定然威力絕倫。
不過,這不是單打獨鬥,這是混戰,人多了,相對來說環境就更複雜了,長槊的優勢發揮不出來,劣勢就尤為明顯了,轉向慢,所需轉矩大,容易被截住,使得他的勝算大打折扣。
反倒是那位手持雙锏的,锏身厚重,攻防一體,比起修者慣用的刀劍等武器,相拼之下,厚重的锏無疑更具優勢,力道若大些,甚至可直接斷刀截劍。雖然他的玄氣修為并不如執長槊的修者雄渾,但武器适宜,打法也多變,比起他來勝算還要高幾分。
當然,在真實的尋常人戰場上,雙手武器無疑是極其笨蛋的行為——這裡把盾歸作防具。長矛加重盾,是重甲步兵的标配,在前線部隊能抗能打。但如果雙手武器,尤其是雙手均為中長兵器,靈活性和穩定性都更差。此外,非利手所持的武器,想要抗住敵人雙手單持的武器進攻,甚至還包括體重的壓迫,你的力氣得是人家多少倍才能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