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淵山腳,天淵鎮。
以蘇璃一行人來時的路,從桂樹林中穿過,便抵達了天淵鎮的西南一隅。
通天淵的地貌,像是一座山被自上而下劈成兩半,中間形成了南北走向的裂谷,裂谷下有一深潭。山謂之通天,潭謂之通淵,故此地合稱為通天淵。
通天山其實并不算很高,謂之通天,不過是因為此地住着的人罷了。通天山的西面,住着老劍神,也隻有老劍神和他的衣缽弟子。而山的東面,是通天淵宗門所在,曾是老劍神各記名弟子聯合組建的宗門,傳承至今。
而通天山東側的山腳,形成了一座依附于通天淵的城鎮,謂之天淵鎮,住着希望得到老劍神指點的劍癡,住着仰慕老劍神的江湖人,但更多的,依然是普羅衆生,依然是庸庸碌碌的普通人。
所以,這處小鎮,也沒有什麼太多特殊的地方,僅僅是地理位置上靠近通天淵而已。老劍神甚少下山,仙門收徒對這最近的鎮子也不曾有太多偏袒,這也隻是個鎮子而已。
他們先尋了一處客棧歇息,陸從野便讓兄妹二人暫且停留于此,他先前去通天淵上拜會老劍神。老劍神人本性是和善的,讓兩個有天賦的小娃娃學他的劍術劍法,想必他也樂意于此。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按計劃行進着。
蘇璃在窗台往四周看了看,并未喚起多少對此地的零碎記憶,許是埋藏地深了些,又或許洛魂曾經本就沒來過天淵鎮。她隻知洛魂曾求教于老劍神,但具體事件,奇聞逸事不曾記載,她也沒有相關記憶,隻能憑着感覺瞎猜。
借着蘇霖弦下樓去接水的時間,蘇璃終是取出了瑾白的那塊玉牌,想了想,便以玄氣在玉牌表面描繪了如下文字——
“璃至天淵,君若不棄,璃願與君秉燭夜話。”
話說的言簡意赅,但在她們二人之間,也不難理解。無非是蘇璃表征自己已經來到了通天淵,若是仙子有空,不妨一見,順便把關于洛魂記憶的事解決一下。
而瑾白的回複很是迅捷——
“已在回返通天之途。”
她果真還是那般認真而負責,見到蘇璃的訊息,回複令人意外的及時。似乎離開通天淵遊曆,也不及蘇璃喚她一聲更為重要,隻消一聲,便抛下其他而回返通天。
其實蘇璃也不急于一時,陸從野還打算讓老劍神收自己當個便宜學生,若是真在此展開學習,離去的時日還早的很,瑾白應是不必有迫切回返想法的。
但蘇璃沒考慮過另一種可能——
老劍神閉關了。
陸從野回來的時候,盡是無奈之色,說他在通天山的西面上山,還不曾見到山門呢,便得到訊息,說是老劍神已閉關,其弟子亦不在山門之中,來客請回吧。
不信邪的陸從野還試圖往上走,然而,有着一層觸感極其綿軟的屏障将他擋了出去,沒法真切往上走。顯然,最起碼近些日子,老劍神是拒客了。
關于老劍神閉關,陸從野自然也有滿肚子牢騷。老劍神無論修為還是實力,都已經是當世頂尖,何必還要費時間費心思閉關呢?莫不是到了重要的突破瓶頸,便趁着這般關口閉關嘗試?
沒有任何有效的信息來源,自然也隻能靠這漫無目的地猜測。
現在,便有了一個新的問題。
陸從野本意是見獵心喜,不想埋沒蘇璃的劍法天分,故而帶來通天淵想拜托老劍神提點提點。而蘇霖弦是他弟子,雖說似乎總是不太尊重他這師父,但總歸還是好的,一并帶來見識見識,也未嘗不可。
但現在老劍神閉關了,這就很尴尬了。如他這等層次的雲端修者,閉關的時間波動範圍是無法預料的大。一時得靈感而頓悟,許是幾日便收獲滿滿出關了;若是抓不住那靈感而苦修,花費的時日往往就得以數十上百年來計了。而他們可沒法等這麼長時間,如若幾日不見老劍神出關的話,大抵便要無功而返了。
要不,再等幾日罷?
面對這有些尬住的氣氛,蘇璃提議道。
她想留在這,最大的原因還是等瑾白歸來,然後取回記憶,再豐富一段洛魂的人生經曆,以便讓自己更了解他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