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嫁的皇帝是外星人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诏獄裡關押着北鎮撫司抓的人,京城人都知道,一旦入了诏獄,不死也脫層皮。

陸燼軒本次出宮的目的地就是诏獄。

鎮撫司分南北,其中南鎮撫司隻對内。鎮撫司的堂官是指揮使,但作為皇帝信任的情報機構,它由内廷太監管理,因此在鎮撫司之上有提督太監。而提督太監的頂頭上司就是司禮監首席秉筆鄧義公公。

司禮監一把手受傷卧床,二把手的鄧義每天又要幹司禮監的活又要在禦前伺候,忙得腳不沾地,根本沒空陪皇帝出宮。所以今天陪陸燼軒來诏獄的是提督太監夏仟。

小夏公公是鄧義的幹兒子,是明明白白的鄧義派系,才二十來歲就做了錦衣衛的上司,在内廷宮人面前别提多威風了。

诏獄裡陰森壓抑,空氣裡滿是散不去的血腥。九五之尊的皇帝本不該踏足這樣的地方,陸燼軒卻面不改色走了進來。

錦衣衛指揮使淩雲一早得到宮中消息,早早在诏獄等候,迎接聖駕。

“皇上,這是提審犯人的地方。”淩雲伴駕在旁,邊走邊為皇帝做介紹。“那個叫老虎凳,把人綁上去,捆住腿,在腳跟下墊磚頭。一般墊上四五塊人的膝蓋就廢了。”

陸燼軒環視四周,這哪裡是提審犯人的地方?這就是刑堂!除了老虎凳,一旁還燒着爐火,炭火裡烤着烙鐵。四面牆壁上挂着粗細不一、形态各異,數也數不清的各種刑具。

每一件刑具上都帶着仿佛永遠不會幹涸的血漬,散發着血肉的腥味,昭示着封建的殘忍……吃人。

即便是滿手血腥的帝國元帥也在看到這些東西時皺起眉。

因提前得到聖駕親臨的通知,原定的提審全部推遲了,免得驚擾到聖駕。可在诏獄裡待久了的人很難說他們沒有心理扭曲。正如此時的錦衣衛指揮使正在推銷般介紹他們的各種酷刑和道具。

陸燼軒停了下來,小夏公公連忙搬來椅子給他坐。

“朕要見何侍君。”陸燼軒坐下說。

“是。”淩雲給旁邊人一個眼神,沒一會兒就有錦衣衛從牢房中将人提出來,帶到皇帝跟前。

畢竟是皇帝侍君,身份不同一般,何侍君在诏獄裡的待遇好得似乎這不是诏獄一樣。

何侍君未上鐐铐,未去外衣,依舊是在宮中時那樣穿着錦衣,昂首挺胸,傲然如竹。

“皇上?”何侍君瞧見皇帝便蹙眉,他雖然身陷囹圄,依舊不會失去一身風骨,在人前露出醜态。

“給他張凳子。”陸燼軒輕瞥小夏公公。

夏仟是整個錦衣衛的上峰,在場的錦衣衛們哪敢讓他給除皇帝之外的人搬凳子呀!立馬就有一個錦衣衛幫着辦了。

“坐。”

“謝皇上。”何侍君微身行禮。

陸燼軒卻不看他,扭頭去看錦衣衛們:“朕親自提審,沒人做記錄?”

衆人一驚。淩雲立刻走到平常提審人時記錄口供的桌案後面坐下,親自做記錄官。

陸燼軒:“姓名。”

何侍君困惑:“皇上?”

“你隻需要回答朕的問題。”陸燼軒說着拎了拎衣擺,漫不經心整理衣着。

“臣何寄文。”何侍君不明所以,但看着一衆錦衣衛在兩邊站着不做聲,各種刑具無聲地挑撥着他的心神,他不知道這些刑具具體怎麼用,卻也聽過诏獄與錦衣衛的鼎鼎大名。

這幾日來他被關在诏獄中,一直沒人對他用刑,更沒有苛待他,每日飯菜是比不了宮中,比起獄中其他人可好太多了。

因為種種區别對待,何侍君隻以為是皇帝的喜怒無常,等皇帝氣消了就會放他回宮。

直到他看見皇帝親臨,他隻覺得這是皇帝來接他回宮了呢!

怎麼就變成了一副提審的架勢?

“年齡。”

“臣今年二十了。”

陸燼軒停下了整理衣服的動作,目光直視着他:“你是三年前進宮做侍君?”

“是。”

“你父親是吏部侍郎,你家境殷實,你應該不缺前途。你為什麼要進宮?”陸燼軒一連用幾個“你”字開頭的叙述做引導,無形中為對方施加心理壓力。

何侍君這時候還穩得住,他雙目一垂,眼睛濕潤,再慢慢擡起臉,目中含情,深深凝望着皇帝:“皇上說臣為何要入宮?三年了,臣對皇上一片真心,皇上不知嗎?”

何侍君開始了他的表演:“自臣随家父在一場宴上見過皇上,臣便對皇上一見傾心!皇上也知道臣的家世,父親高居六部侍郎之位,是有蔭官名額的,不論去考科舉還是走蔭蔽的路子,臣确實是不缺前途。可臣……我實在放不下對皇上的心意。”

“何家詩書傳家,是清貴門第,因我執意入宮,父親将我逐出家門!臣已沒了家,皇上這兒就是我的家。沒想到、沒想到才過三年……皇上便要棄了臣這份心意。”何侍君含淚哭訴,說得情真意切,哀哀切切。

“記下來沒?”陸燼軒非但沒被對面的表演感動,反而扭頭去關心淩大人有沒有做好記錄。

“逐字記錄在案。”淩雲回禀道。

夏仟和錦衣衛們滿腹疑惑,不明白陸燼軒在審些什麼。何寄文本人更懵,但他自覺自己一番話掏心掏肺,并無不妥。

“你是哪一天進的宮?”陸燼軒問。

“臣記得是三年前的中秋。”

“你是哪一天第一次見到朕?”

“是……”何侍君稍稍停頓,眼珠左右一轉,“四年前的除夕。是在除歲宴上頭回見到皇上。”

為了顯示他對皇帝的一見傾心之令人記憶深刻,他故意多說了幾句:“臣還記得那年除歲宴,百官攜家眷入宮,臣家裡本該是大哥随父親來的,大哥是嫡子,我隻是庶子。可巧那日大哥感染風寒無法入宮,于是父親帶上了我。”

“除歲宴是幾月幾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