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州百姓得到了免費和低價貸給他們的糧,幾十萬災民能得到撫恤,不用餓着肚子看糧商們趁機哄擡糧價,百姓有什麼不樂意的?
林閣老表态支持議案:“皇上的法子聞所未聞,然臣……戶部以為确有可行之處。如今聶州災情如火,重中之重是安撫災民。羅閣老說的搜刮民脂民膏臣不認可。商戶富人才是那盤剝百姓的惡人,皇上是從他們手裡奪回了本屬黎民百姓的東西。天下人知道了不會罵皇上,隻會如稱贊劫富濟貧的義士一樣稱頌聖明無過皇上。”
戶部拿不出錢來,聶州一事弄到最後,必然要戶部背責。現在有一份不用戶部拿錢,用不着戶部背鍋的方案出來,甚至皇帝親自要求背負一切可能的罵名,身為戶部尚書的林閣老為保戶部不受牽連,當然不會反對。
何況聽羅閣老的口風對方似乎是不太贊同的,那他就更要思量思量是不是該支持皇帝了!
“對對,皇上這法子分明好極了。”工部尚書孟閣老連連點頭。“我工部這就拟出随皇上去聶州的官員名單。”
白瀾江泛濫,聶州水災死了人,工部必然要被撸掉一串人以平民憤。孟閣老成天和稀泥不代表他傻,他急于表态支持皇帝,希望皇上顧念着他的好别把一口必定扣到工部的鍋直接扣到他這個工部堂官頭上。
“皇上,戶部也可馬上拟出随行名單。”林閣老說。
另兩位内閣大臣也附和。
聶州災民能不能得到撫恤不重要,反正出事了罵名皇上自己背,和他們做臣子的無關。
内閣共五個大臣,除羅首輔外四人全部認可陸燼軒的議案,也不阻攔皇帝禦駕親去災區,隻有羅閣老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
羅黨是怕皇帝背負罵名嗎?
不。
内閣裡隻有羅閣老一人看出了掩蓋救災之下,陸燼軒對兵權伸出的手。
首輔羅樂實領兵部,乃兵部尚書。啟國吸取前朝經驗,不一味打壓武将地位搞重文輕武的一套。但除開國之君是實掌一支能圍住京城的軍隊外,後世曆任皇帝隻能調動侍衛司兩營一千人。調配各地守軍的調令由朝廷中樞出,皇帝聖旨任命領兵将領。
再沒有一任皇帝會直接去統領、指揮任何一支軍隊了。
陸燼軒去聶州赈災,實為醉翁之意不在酒。
羅閣老現在還沒有想明白一直以來都對政務沒興趣的皇帝為何突然要去碰軍隊。“皇上龍體欠安,已有十日不上朝,如何能去災區?老臣谏請皇上三思。”
說到陸燼軒的身體狀況,白禾也十分憂心,陸燼軒的傷口那麼嚴重,連出宮都隻能坐轎子不能坐馬車,又怎麼能去聶州?
隻是白禾知道陸燼軒做出的決定他無法更改,所以他沒有勸阻。
“内閣大臣四人贊成,首輔,你的反對不能阻止朕。”陸燼軒笑了,“各位,聶州的問題朕來解決,後果朕自己承擔,絕不會牽連内閣和朝廷。朕離開期間,白禾将代朕……那個詞怎麼說的……對,監國。像高帝皇後一樣,代朕理政監國。”
此言既出,内閣衆人瞠目結舌。
萬萬沒想到,皇上拿出一份讓他們難以拒絕的方案是為了模仿高帝親征時皇後監國,以讓白禾執掌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