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局的戰術其實不能稱之為标準的運營,因為無論是前期示弱,還是中後期佯裝不敵,都是為了無限擡高對手的姿态,正所謂驕兵必敗,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因此比起運營,把這個稱之為心理戰其實更合适一些。
無論是誰,一旦自視甚高,就很容易忽略自身的弱點,忽略對面的優點。
面對操作幾乎相等的對手,FTG用這一局比賽告訴他們,什麼叫做真正的戰術。
戰術不是讓你在賽場外跟我們玩心理戰,而是指在峽谷地圖内,我已經精準拿攥住了你的心髒。
DAG連輸兩場之後,現場的粉絲顯然沒有之前那麼淡定了,憤怒的咆哮在場地特殊的環境下愈發洪亮,随着他們走向後台,那些聲音逐漸變得空靈,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
越到了這個階段,休息時間越顯得彌足珍貴,戰術溝通,短暫複盤,陸松節恨不得把上一局遊戲裡的所有細節,連珠炮似的一口氣說個幹淨。
但到了最後,他還是說:“辛苦你們了,你們打得很好,完全達到了我們的預期。”
頓了頓,他又說:“我們還有很多戰術儲備,不過你們也知道,很多東西不能一直拿出來用,會被人研究透的。我想把那些留到MSI,留到世界賽,你們呢?”
五人對視一眼,笑得含蓄而單純。
“那就,一局定勝負吧。”
第三局比賽很快開始,這一局FTG還是在紅色方。
DAG的BP策略再次有所調整,兩輪博弈後,他們上單拿到了劍姬,打野豬妹,中單永恩,下路炸彈人,輔助芮爾。
AD中單的意思也很簡單,這一局他們要打線上壓制。把中路當作節奏的發動機,從中路開始輻射全局。
過去沒有ADcarry這個說法出現之前,英雄聯盟這個遊戲裡,團隊C位都是中路,當時大部分戰隊采取的都是這樣的打法。
不過那個時候,出現在中路的英雄大多是法師,比如:發條辛德拉沙皇維克托後期大核心。
後來大家發現,下路選手有站出來接管比賽的能力後,就出現了雙C這個說法。戰術設置上,也開始做出改變,将團隊資源更多的向下路傾斜。
沒幾年,大家發現,上路選手如果操作精彩,即便沒有吃到太多資源,也能在團戰中發揮出色,反哺團隊。
于是這個時期又出現了3C說法。
這個說法出現沒多久,因為版本更疊,在英雄聯盟設計師的主導下,遊戲中的野核作用越來越大,至此,遊戲中也開始出現一整個團隊都哺育打野這樣的玩法。
DAG這陣容拿出來,本質其實是分複古,但作用卻很超前。
缺少的AP傷害,由下路炸彈人補上。當他們的中單永恩發揮作用,緻使對面不得不分出視線去抓永恩時,炸彈人就可以快速拆塔,也是一層保障手段。
面對這樣的陣容,FTG拿出的應對方法也十分簡單粗暴。
他們這邊的陣容是:上單刀妹,打野男槍,中單妮蔻,下路金克絲,輔助錘石。
不隻是DAG,其他人也沒想到沈珩會在這樣的對局裡,在紅色方五樓珍貴的counter位上,拿出男槍這個英雄。
男槍這個英雄,在rank對局裡強度很高,但他實在是太能吸血了,需要吃非常多的資源。這就相當于把勝利的希望全部押注在打野一個人身上,DAG好歹還有炸彈人這個保障手段,而且永恩對資源的需求遠不如男槍大。
FTG這一把,是真的在走鋼絲了。
解說A道:“沒關系,反正FTG這邊手握三個賽點,現在拿出來一些想玩的英雄也是很正常的。”
解說B則可惜地說道:“這要是世界賽決賽,說不定就能選男槍皮膚了,但可惜我們隻是春決,希望FTG能對他們這局的選擇負責吧。”
謝招挑挑眉,心道:這倆人怎麼默認FTG會輸了?
上一局結束後的休息時間,他也慢慢琢磨過味兒來了,上一局前期所謂的劣勢不過是FTG表演出來的假象,對于局勢的把握程度選手要比看客高出幾倍不止。
能把觀衆都演進去的示弱,身在居中的DAG會上當也很正常。
謝招的想法也很簡單,能做到這種程度的FTG,不可能浪費任何機會。他們不會看着白沙在掌心流逝,還故意張開手掌,加快速度。如果他們這樣做,肯定是另有所圖。
事實證明,謝招的想法的确沒錯。
進入遊戲後,沈珩直接帶着周億和李希宸,把對面豬妹直接趕出了藍色方上半野區。
豬妹前期強度一般,三人入侵,他隻能掉頭就走來到下半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