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七殺星 > 第277章 亂世再臨(一)

第277章 亂世再臨(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送你了。”

“……”

“西北那邊,這次我來擺平。”

像是在談論今天的菜誰來買一樣,沈夜北很平淡的說了下去:“不過我會帶走幾個名單上的人。回來之後,你要重用他們。”

柳餘缺這次反應倒是奇快無比:“你是說,要讓他們先跟你去西北曆練曆練?”

對于這麼明顯的事沈夜北不想多廢一句話。他繼而又道:“我來收繳軍權。但收回後守不守得住,取決于你。”

柳餘缺張了張嘴:“……都你做?你……能行嗎?”

這次和上次西北平亂不同。上次隻是收拾回鹘叛軍,隻局限于一地幾省;這次卻是幾乎要和全國範圍内所有的軍閥為敵——而沈夜北手上真正完全隸屬于他的軍隊,也隻有東北軍不到十萬人。

全境内所有軍閥加一起,至少小一百萬人的兵馬。十萬人對百萬兵馬,他是瘋了嗎?

可他是沈夜北。

沈夜北是無所不能的。

柳餘缺抿抿唇,終于忍不住問出了多年來埋藏在自己心底的一句話:

“廷鈞,我對你……近幾年來并不算好。你為什麼幫我幫到這種程度?”

“我不是幫你。”

沈夜北緩緩眨了一下眼。他的表情始終沒有變化:“你也不用内疚,怪惡心的。”

——————————

西北督軍馬涉江,此時正在會客廳裡會見從奧斯曼帝國遠道而來的“客人”。

馬涉江是個四十來歲的漢子。身為回鹘人,他有着典型的鷹鈎鼻和略微凹陷的單眼皮,幾千年的民族融合讓他和曾經的祖先早已在基因上離了十萬八千裡,可惜他的腦子始終停留在祖先來到華夏的那一刻,至今沒有任何轉變。

九年前的西北内亂,馬涉江是最早一批參與叛亂的。但由于當時楚帝國國力、軍力、财力都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即便果斷狠絕如沈夜北,也沒有在戰争結束後對他這樣的人進行清算——畢竟,他們這樣的人,當時也算楚軍的盟友。

不清算的後果就是,為惡之人不會付出任何代價,無法吸取任何教訓,甚至還會給其他想要作惡卻尚未付諸行動的人樹立一個極壞的榜樣。

在西北,沈夜北當初殺了二百多萬人。可沒有誰會想到,這二百萬人都是叛軍,以及手上沾了華族人的血且不願投降的獨神教徒。如果當時就進行徹底清算,别說二百萬,五六百萬都打不住。

“馬将軍。”對面的奧斯曼帝國“客人”卻并非軍人或者政客,而是頭上戴着黑帽子的“長老”。在獨神教裡,長老就是負責傳教的教士,是專職神職人員:“我們很高興能獲得您的支持,以協助我們在貴國的傳教活動。不過在此之前,那些異教徒和無信者又該如何處理呢?”

馬涉江大手一揮,用蹩腳的突厥語道:“法罕經寫的很明白了,無信者該下火獄!至于異教徒——整個西北也沒多少上帝教教徒,趕出去也就是,不要得罪西洋列強。”

長老們還是有所顧慮:“可是,據我所知,你們這裡的無信者大概有兩千四百萬——”

馬涉江打斷了他:“不,沒有這麼多了。”他補充道:“九年前那次戰争過後,這些醜陋可憎的無信者已經隻剩下不到一千萬人了。”

此話一出,連奧斯曼的幾位長老都有些震驚:“隻剩不到一千萬?那也就是說……你們殺了一千四百多萬的異教徒?”

“是無信者。”馬涉江糾正。

“對對,是無信者。”按照法罕經,誅殺無信者是不需要理由的。異教徒如上帝教教徒還可以通過納稅來免于一死,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或者信仰多神的華族人,無論拿出多少錢都是無用。長老們心裡稍微安定了一些,馬涉江則又笑了起來:“覺得我們殺的太多了?”

“……”

長老們面面相觑。畢竟在奧斯曼,全國上下也隻有不到五千萬人啊。

“你們不了解這個地方。”

馬涉江品了口茶,慢條斯理的捋了捋胡須:“華族人,蝗蟲蟑螂一樣的種族,除了生孩子和當苦力一無是處。他們卑賤低劣、沒有信仰、不願歸順全知全能的主,根本就算不上人!何況我們也隻是殺了他們一千多萬而已。阿薩辛長老,你可知華族皇帝這幾千年來能殺多少華族人?”

他比了個數字,冷笑道:“曆朝曆代,他們的皇帝發動戰争死在戰場的華族人,都要超過當時社會總人口的10%;每次□□,都要死亡20%到一半的人口(注1);他們的漢武大帝,更是僅憑戰争造成了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相比之下,我們隻消滅了他們不到二十分之一,已經很仁慈了!”

長老們面面相觑。他們自認為已經足夠“虔誠”,可沒想到異國他鄉、早已融入當地一千多年的回鹘竟然比他們還要“虔誠”。雖然法罕經告訴他們殺無信者是對神的忠誠,但……

這也太極端了。

“呵。”見這些“聖城”來的神使們如此優柔寡斷,馬涉江也懶得跟他們墨迹,大手一揮:“行了,諸位長老隻要負責好這裡的教法國法律制定和教育推廣,也就夠了。散會!”

——————————

注1:參考https://www.gslzzx.gov.cn/art/2019/6/28/art_13109_753526.html,隋末唐初的人口降幅超過50%,唐初僅2500萬,至安史之亂前夕的755年突破8000萬,達到新高峰。唐後期和五代的戰亂導緻人口銳減,到960年宋朝初建時估計隻有4000萬。也就是說,20%-50%的人口死亡比例并非本文杜撰,人如草芥或如飄萍,是有曆史依據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