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鎮總體并不大,從辦事處去往燈塔所在地,步行也就半個多小時,去的路上郭平還仔細看了看,沿途有幾家當地人開設的小超市,可以購買一些必要物資,但距離她想要的數量肯定不夠。
這也沒辦法,畢竟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很明顯,小鎮上的居民幾乎不到這邊來,雖然有條整修過的小路,早就被密密麻麻的草叢給淹沒了,郭平走得很慢很費勁,好幾次還差點踩到石頭被絆一跤。
花了一刻鐘左右才來到那個孤島,郭平猶豫了一下,因為連接小鎮和孤島的臨時的吊橋僅僅用繩子和木闆維系着,下面便是翻湧的海水,看上去很不靠譜,也很危險。
最終她還是鼓起了勇氣,小心翼翼的走過搖晃不定的吊橋,郭平踩着野蠻生長的遍地雜草來到了燈塔前,用那把沉甸甸的鑰匙費勁兒打開了緊鎖的大門。鑰匙轉動間發出令人牙酸的金屬摩擦聲,顯而易見,這扇門已經很久沒有打開過了。
開門後撲面而來的便是一股濃厚的黴味,混合着海邊特有的鹽腥氣息,加之内部光線陰暗,令郭平眉頭緊鎖。
顧不上那麼多,她打開門稍微通了通風,就進去上上下下的仔細勘察了一番,總體結果還算滿意。
燈塔一共有五層,整體呈現橢圓形,下寬上窄,底部有個兩米多高的底座,應該是為了防水,架設了一架破破爛爛的鐵梯通向大門。每一層的面積倒是比郭平預期的大。尤其是第一層,目測有個兩百來平米。雖然荒廢已久,除了髒一點,潮濕了一點,情況還算不錯,沒有崩壞需要修理的地方,稍微打掃一下就可以住人。
除了上面兩層有窗戶,下面幾層僅僅在高處開了幾個很小的通風口,導緻裡面十分昏暗。
比較麻煩的在于沒有電力,在底層可以看見發電設備殘留的印迹,但早就被搬走了,燈塔裡倒是還能看見鋪設的電線和款式老舊的簡陋壁燈,想要使用,郭平得自己去弄發電設備才行。
頂層面積最小,隻有二十來個平米,但四面都是寬大的鋼化玻璃,應該是為了方便折射燈光,中央還能看到殘留的燈座。外面有一圈用來瞭望用的平台,被鏽迹斑斑的鐵欄杆給圍住。郭平仔細的檢查了一下玻璃,驚喜的發現還是鋼化玻璃,非常結實。唯一不妙的地方便是沾了很多飛鳥的糞便,顯得很髒,但這都是小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驚喜,除開地面上的五層,郭平在底層還發現了一個通往地下的通道,乍一看黑洞洞的,仿佛深不可測,湊近還能聞到一股黴味以及海水的味道。
她用手機照明走了下去,在黑暗裡踩着簡陋的石階走了幾分鐘,發現通道的另一頭通向島的底部,出口是一個被藤蔓掩蓋的山洞,被一扇鏽迹斑斑的鐵門鎖着,郭平用力推了幾下就把鎖弄壞了。打開門走出來一看,不遠處的海面上聳立着一圈礁石,像屏風一樣把這裡隐藏了起來。但隻要繞過礁石,外面就是大海。
這可就太妙了,郭平之前還擔心不方便囤積物資,這裡倒是可以當成一個臨時的小港口。她事先查過地圖,如果從海上走,距離小鎮數百公裡外有一個更大的城鎮。再遠一些,就是和小鎮隔海相望的港口大城市。她完全可以開着船去臨近的城鎮囤貨。還可以把網購的地址設定在隔壁城鎮最近的快遞點,這樣也能避免暴露地址,引起注意。
至于船的問題,那還不簡單,過來的時候郭平就已經看到海邊停着不少小船,随便租一個就完事了。
燈塔所在的孤島地勢非常高,幾乎就是一塊聳立的懸崖,四面都是陡峭的石壁,常年被海水沖刷,滑溜無比,除非是那種專業的選手,一般人也不太可能從海上爬過來。當然,郭平肯定還要布置更多的安全保障。下面那個通道雖然方便了她,但也帶來了不安全的隐患,萬一有人開着船從海上過來就麻煩了。
郭平也考慮過海嘯的問題,不過這一片盡管臨近海邊,在地形上最多算個海灣,海水不是很深。就算真的會有海嘯,那首當其沖的也是擋在外面的港口大城市,這一片受到的影響很小,最多會有大風浪。但按照燈塔的高度,很難淹到。
真要發生海嘯,郭平也認了,除非她能逃到西北部更高的高原上去,到哪裡不是被淹。而且她感覺短信所說的末世天災應該不是指的海嘯地震之類的災禍。
除此之外她還得請人過來打掃維護,安裝必要的家具設備,進進出出肯定免不了引起注意。但她琢磨着即便到時真的發生了什麼天災人禍,最開始大多數人估計也想不到燈塔這邊,她還有不少緩沖時間做更多的安排防護。等到事态比較嚴重,她把連接小鎮的唯一通道一切斷,就比較保險了。除非有人能飛天遁地,沿着幾十米高的懸崖爬上來。
現在郭平已經不怎麼去想上不上當的問題了。哪怕那條短信真的隻是一個騙人的把戲,她就當搞了個真人劇本,全程體驗末世的感覺了,不虧。哪怕世界末日沒發生,她也可以在這個地方與世隔絕住上一年半載,盡情享受孤獨的滋味。
反正她不差錢,也沒有養家糊口的負擔,想怎麼造作就怎麼造作,自己開心就好。
于是郭平馬不停蹄,轉頭又去找了民宿的那個小哥,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得到了豐厚小費的小哥眉開眼笑,壓根沒多問一句,滿口答應會幫她聯系當地做保潔開荒的專業人士。郭平都還沒喝完一杯茶,幾個中年人就找上了門。在郭平開出了每人每天五百塊的價錢後,他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并且承諾最遲三天就能完成整個燈塔的清潔。
郭平就怕他們疑心,還認真編造了一番關于“UP主做視頻”的說辭,結果從頭到尾沒人過問,所有人都隻關心錢,根本不在乎郭平租下燈塔打算幹嘛,搞得她還自作多情了一把。
當然,事情瞞不住,肯定會傳出去,更免不了被當地人私下議論。但這個地方就這麼大點,郭平早就看過,年輕人大多早就離開去大城市打拼生活了,剩下的多半都是些年紀比較大的,也不怕他們一時半會能做出什麼事情來。
安排好了清潔打掃的相關事宜,接下來就是囤貨。郭平馬不停蹄,通過前台小哥做中間人,直接花了幾萬塊買下了一艘二手的小船。小船雖然有點舊,但維護得不錯,還帶了兩個燒油的引擎,全力開起來還是挺快的。
聽郭平說想用船去臨近的城鎮買東西,船主拍着大腿:“你可找對人了。”
經過他的說明,郭平才知道,雖然小鎮距離臨近的城鎮走海路隻需要二十多分鐘,但沒有專門的許可證,不是什麼人都能随便開着船在近海瞎逛的,到時候她恐怕連靠岸都不行。
被科普的郭平一臉懵逼,但船主随即表示隻要她願意出錢,他可以想辦法給郭平搞一個相關的許可證。郭平自然是幹脆的付了這筆錢。
船主大喜之下,當即答應可以親自開船帶郭平走水路過去把許可證搞定。兩人一起上船,開着哒哒哒的小船,在海上颠簸了二十來分鐘,順利到了距離小鎮最近的W鎮。
從碼頭上了岸,船主要了郭平證件的複印件自行去辦理相關手續,郭平用手機導航找到了最近一家快遞收取點,記下了地址,當即就用這個地址在網上大肆采購了一批物資,一下子花出去了好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