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三号,多雲。
暫且休息了兩天,回複一下已經快到到達極限的體力,郭平倒也沒閑着,時不時的整理一下存貨,絞盡腦汁的思考還有什麼東西忘了買。
供她發揮的餘地不多了,首先是現在很多可以購買物資的地方都在限購,搶貨的人也是多得不行,隻怕花費了很多精力最後卻沒什麼成果。
其次嘛……燈塔的一二三層基本都被塞滿了,隻留下了狹窄的通道供人上下,除非她把東西往四樓堆。可四樓好不容易才收拾得幹幹淨淨漂漂亮亮,郭平不是很想把自己日常起居的地方變成倉庫。
最後她決定随緣,距離短信警告的三個月期限僅僅剩下十來天,能買什麼就買什麼。至少目前她的囤貨已經足夠一個人吃上幾十年了。
早上起來後她下到底樓,去燈塔背面鍛煉了一下身體,回去吃了點東西,正在思考今天還要不要再去一趟對面城鎮,忽然聽到底層大門被人用力敲響,還伴随着一個女人的喊聲。
“有人嗎,在不在,出來一下。”
郭平頓時緊張起來,好在之前她考慮到安全問題,未雨綢缪的在燈塔四周安裝了幾個隐蔽攝像頭,正好燈塔外面攀爬着許多藤蔓,起到了絕佳的僞裝效果。
沿着樓梯上了四樓,打開筆記本電腦,她通過監控軟件看到一個女人正站在大門外面,正是那位當初負責和她協商燈塔租借的大姐。
雖然不知她打算幹嘛,但郭平不是很想搭理。雖然她确實簽訂了合同,但對方萬一想反悔把她趕走,她也沒地方說理去。開玩笑,她已經花了那麼多錢和功夫把燈塔打造成了安全屋,怎麼可能便宜了别人。
大姐敲了半天門,見沒人搭理,以為郭平不在,便從包裡掏出一張紙貼在門上,罵罵咧咧的走了。
郭平操控攝像頭,但因為角度問題看不到紙上寫了什麼。于是她耐心的等了很久,用望遠鏡确定燈塔對面确實沒人,才小心翼翼的下了樓,将大門打開一條縫,隻伸出一隻手臂,閃電般将那張紙給扯了下來。
關好門,定睛一看,原來是個社區通告。告訴她接到上級通知,小鎮所有居民,包括外來人員,都必須在三日内去指定地點進行身份登記,違者後果自負。
郭平深吸了口氣,看來不管是不是世界末日,肯定發生了什麼可怕的大事,否則上面不會那麼大費周章的搞出這些事情來。
至于聽不聽?抱歉,她當然不會去登記了,否則她大費周章的跑到這個地方幹嘛。傳染病肆虐期間的後遺症,她不願意去人太多的地方,覺得那很危險。
但這件事情給郭平提了個醒,看來不管她還有什麼計劃安排,都必須加快腳步,因為看樣子上面很快就要開始管控了。
思及此處,郭平沒有再躺平休息,快速整理了一下,背上在戶外用品店買來的超大登山包,想了想,又小心的把那張通知重新貼了回去,免得暴露自己在家的事實。随後她再次小心觀察了一下四周的情況,沿着通道下到海灘上了租來的小船。為了防止發出太大聲音,她還用槳劃了一段,拉出足夠的距離後,才發動馬達,直奔鄰鎮而去。
輕車熟路的上了岸,經常往這邊跑,郭平已經對這一代很熟悉了,直接找到了碼頭的工作人員,以五百塊的價格租了一天碼頭臨時倉庫。
這種事情很常見,工作人員司空見慣,沒有多問,收到錢後爽快的給了鑰匙。
這一次郭平不打算在這個城鎮上買東西,因為已經沒什麼可買的了。找了輛還在跑業務的出租,說好了價錢,郭平準備去更遠一點的C市,也就是擋在小鎮外圍,把小鎮臨海變成海灣的那個港口城市。
從燈塔上看,C市和小鎮隔海相望,好像很近,結果走高速硬是繞了一大圈,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到。這裡是最近十幾年因為發展海運才建設起來的新城市,到處可見正在修建的建築。由于之前傳染病的關系導緻海運大受影響,所以城裡并沒有郭平想象的那麼熱鬧。但沿途還是可以見到琳琅滿目的小店,其中又以各種燒烤海鮮為主,畢竟C市盛産海鮮。
郭平在燈塔上天天看對面的C市,結果到了C市轉頭回望,壓根就看不到小鎮,被樹木丘陵遮擋得嚴嚴實實,燈塔倒是隐約可以看到一點。
不過現在大多數店鋪都門面緊閉,并沒有在營業,路上看到一個自助取款機,郭平順道去取了一些現金揣包裡。她找了很久,才找到了一家開着門的海鮮燒烤店,老闆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正百無聊賴的在門口坐着玩手機。
郭平上前也不廢話,直截了當的問:“老闆,我想買你們店的碳,有多少買多少,賣嗎?”
老闆詫異的看着郭平:“啊?你買那個幹嘛?”
謊話說多了,郭平張口就來:“我是個做直播的UP主,打算做一系列關于燒烤的節目,需要大量的碳,價格好說。”
老闆想了想,可能是覺得反正也沒什麼生意:“行,我店裡現在還有四百多斤碳,你真心要買的話,六千塊……”
“沒問題,手機支付行嗎。”
郭平也不還價,一口答應,随即掏出了手機。
看老闆的表情,肯定是後悔價錢開低了,不過話已出口不好反悔,隻得一臉怅恨的舉起手機,和郭平完成了交易。
“老闆,你這邊方便幫忙找個拉貨的車嗎,也沒多遠,就在隔壁的Z鎮,拉到碼頭就行了。幫個忙,我可以開很高的工錢。”
說着郭平就從包裡摸出幾張鈔票塞進了老闆手裡。
老闆想也沒想就答應了:“這有什麼難的,你等着,我去幫你叫人,我有個老表就是跑運輸的,正發愁好久都沒業務開張,家裡要喝西北風了。”
見他轉身要走,郭平靈機一動,叫住了他:“啊,對了,我還需要很多碳,你有沒有認識的人打算出手的?隻要介紹成功了一單,我就給你提成。”
老闆一聽還有這種好事,頓時點頭如搗蒜:“成,附近幾家開店的老闆我都認識,我這就給他們打電話。”
老闆忙着打電話,郭平拉了個凳子坐下,又打開冰櫃拿了瓶可樂喝,可樂剛剛喝完,老闆笑容滿面的走了過來,一看就知道談妥了。
果然,沒過多久,幾個接到電話的其他店主騎着電驢開着三輪紛紛趕到,在老闆的介紹下,很快就和郭平達成交易,郭平又買到了總計兩千餘斤的木炭。幾個人聊了一會兒,拉貨的司機也到了。金錢開道,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這筆業務,還忙不疊的幫着其他店主搬運一袋一袋的木炭,在車上裝好。
臨走之前,郭平順便又買了幾個燒烤架,兩個小碳爐,十幾個店裡用來煲海鮮粥的砂鍋,還有她差點忘記的打火機和火柴,在店主們看待傻子的注視下上車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