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哪怕大局已定,姬穩的行為也當是人神共憤,我們要對徐遠加以制裁!”
沈大人更是緊随其後,貢獻缺根筋的破主意。
想反對,怎麼當時不反對啊?是不是因為現在發現,自己在徐遠的勢力大都被當成貪官污吏給貶了?
我嚴重懷疑他們要麼去南川(蜀地)進修過,要麼在幽雲參與過修長城。
不然怎麼做到這臉變得又快又厚的?
看着這仨恬不知恥的貨色,我恨不得叫人把他們拖出去打一頓。
但為了齊州的太平以及我的太守之位,我還是忍住了。
我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
“各位先冷靜,姬穩入主徐遠已成定局,現在發難恐會再生事端。
“況姬太守對我們感激涕零,自言道:三位大人對徐遠有再生之恩,某願将州庫十之二送來作為報答。
“我當初深知三位勞苦功高,但現在看來嘛…”
這三個馬上展示出精湛的變臉技術,紛紛表示自己剛才言行不當 。
可惜,這還遠遠不夠呢。
我繼續發言:“可惜徐遠現如今飽受戰火,奇珍異寶更是流失甚多,不少種類隻剩孤品,像那白狐裘,昆山玉……”
很快,齊州又恢複了常态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活用先人智慧,比如二桃殺三士。
雖說這三個哪怕把别人都殺了也不會自殺。
84.沈昭
徐遠安定後,我對外頒布政策,不少逃難的徐遠舊吏都回來了。
有人幫忙幹活,自然是好事,但對他們的安排和處置也免不了下一番功夫。
多數無過官員回來後都留任在原職,但也有少數不願上任,隻想還鄉。
其中最奇特的大概是文十三娘了。她雖接手了文書長史的工作,還在對徐遠舊人的處理上給予了極大的幫助與支持,卻天天往工部跑,還對城門修複工作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
比如現在,她正在向我檢舉邯鄲城門修複過程中出現的磨洋工問題 。
要是其他人,我估計會勸他們先等等,别心急,但文十三畢竟是徐遠劉太守的遺妻,且身居要職,身份特殊,而在原職為官的徐遠舊人不少,要是連這點事都辦不成,影響也不好。
我隻能無奈地聽着文十三用一種語氣起伏強烈,飽含激情的聲音朗讀着平仄對仗,文詞優美的奏表。
不愧是先進文書工作者。
聽完後,我又像往常一樣給她撥了一組人手去修城門。
為什麼是“又”?
因為這是這個月來的第三回了。
為什麼文十三對修城門這麼執着?
算了,這種事情就先不管了,反正城門毀成這鬼樣子也有失顔面,有人幫忙也好。
就讓她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