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鄭子铛
我叫鄭子铛,叫這名字是因為我出生的那天家裡終于有了口鐵鍋,我爹娘為鐵鍋的出現異常欣喜,于是以此紀念。
我原本是韓地新鄭人,後來魏尚書把韓地吞了,我就成了南平人。不過問題不大,反正在哪過不是過嘛。
至少我當年是這麼想的。
我作為一個普通的泥瓦匠的孩子,優點是擅長做飯和蓋房子,擅長蓋房子是因為我爹擅長蓋房子,擅長做飯是因為我喜歡吃。所以當時的我,每天過着蓋房子與吃飯的平凡生活。
可惜,這種日子在魏尚書并韓後就結束了。
因為我當年的想法與現實有出入,有些地方是真的活不下去的。
因為魏尚書天天打仗,動不動就征糧征兵拉壯丁,把我家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某天,家裡實在是揭不開鍋了,我不得不上集買點兒豆飯來墊墊肚子。我才剛扒兩口,連”這飯真難吃”都還沒說出口呢,就被拉壯丁的魏兵瞅見了。
他們見了我,也不拖泥帶水,開口就問:“你會幹啥?”
我老實回答:“做飯,吃飯。”
然後我就被抓到軍營做了兩年飯。
我好容易趁着下軍鬧饷逃回來了,結果還沒在家躺兩天呢,又遇到了拉壯丁的。
魏兵問:“你會幹啥?”
我這次學聰明了,我回答說:“蓋房子,住房子。”我想,這下總沒人要我了吧?
然後我就被抓到州界蓋了三年烽火台和城牆邊防線。
于是我決定不反抗了,因為實在沒辦法啊。
再後來,魏昴非要打徐遠,然後惡有惡報被齊燕聯軍打敗了;
再後來,我在的後勤部跑得慢,被扔下當了俘虜;
再後來,我莫名其妙被編入了昌平軍,成了申将軍的兵。
在哪當兵不是當麼,我認命行了吧。
我放棄掙紮,每天按時吃飯。
可是後來我發現,兵和兵也是不一樣的。
在這兒當兵好像還不差,不被扣軍響、不被上級欺壓、逢年過節還能省親。
最重要的是,大鍋飯裡甚至有肉吃。
挺好的,挺好的。
我邊想邊往嘴裡送蘑菇。
103.沈昭
今天,我像往常一樣,邊喝養生茶邊批公文。
茶是黃司農送的,據說是《新編鬥貪官》官方授權限量聯名款,能養生護發,上面還印有荀州管最愛說的孔孟語錄。
我泡了包“孟母三遷”的,開始看申玖梁寫的工作報告。
我輕車熟路的在一堆華而不實的标準應試“洛派”語句中找到了重點。
[注:洛派:作者造詞,即洛邑(京)學派,特點是華而不實,偏詞怪字,但想入仕,“洛文”必須達标。因為考官喜歡。申玖梁洛文很好。]
我仔細閱讀後,決定先把被罵了兩尺帛的大工造放一邊兒——事關重大,大工造又是前徐遠官員,貿然撤職不利局勢穩定。
不過文中這個叫鄭子铛的,能在如此情況下坐懷不亂,還精于建造和烹饪,倒确實是個人才。
我決定派人去考查一下。
如果考察一番後發現能力不錯,倒是可以重用——徐遠現在官員空缺不小,少工造還沒滿人呢。
以及…這巨額報銷是怎麼回事!?
我數着上面的個、十、百、千、萬、十萬,簽“批準”的時候手都是抖的…
104.鄭子铛
此刻,我正在上早課。
[注:早課:徐遠為提高士兵文化水平開設的文化課,與農課相似]
看着老先生往我作業本上蓋的小紅花,啃着剛烤的南瓜餅,我覺得我簡直是全徐遠最幸福的人。
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個聲音:“鄭子铛!有人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