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姬穩
沈昭先生曾經說過,涼州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階級流動性差和收入差距過大,哪怕已經過三個月改造,也依然不算樂觀。
翻譯成洛京正音就是:涼東富涼東的,涼西窮涼西的;高官賺高官的,百姓苦百姓的。
但我實在沒去過涼州,所以對這種描述也沒有什麼直觀的認知,而且我對涼州州情基本不了解,也不知道該着重推進什麼政策來解決。
所以俗話說,突踐出真知。眼看現在涼州境内還算穩定,工務也不怎麼忙,我決定去涼西實地考察考察,不然實在對不起我那一屋子牌匾。
我選定的地址是昉縣,這裡号稱西涼最窮,還是黃壹種樹計劃的起始地,頗具考察意義。
西涼路況比黃司農信裡描寫的更糟糕。
我才剛走了二十裡,車裡的雞湯居然全灑完了!嗐,也是我此次出行輕車簡從,沒聽沈昭的意見動用馬拉式可移動軍營…
而且都怪黃壹!明明我很認真的聽取了他的意見,沒帶南瓜餅和各種小吃!現在湯灑得哪兒都是的,連馬車都快腌入味兒了,饞得我直想舔窗簾。
馬車在百歲高齡的砥道上跳了幾天後,我終于抵達了西涼最窮縣——昉(fang)縣。抖完了衣服裡的沙子後,我顫顫巍巍走下車,在内心為黃壹的植綠計劃簽了一萬個認同。
而且必須要求工部趁早把路修好。百姓可不像當初的扶貧官員和軍隊,有可移動軍營坐。
我仔細環顧了一下四周——勉強有幾棟像房子的建築,幾位百姓在鍋或者鍋狀物裡炖着應該是食物的不明物體。
在和那幾位百姓交流後,我對昉縣的生存現狀有了一定了解。
在這裡,有點能耐的都早跑了,留下來的人裡,甕牖繩樞的是富貴人家,家徒四壁的是正常情況,窮人隻配以地為床天為被。
而且經過三個月的大改造後,現在的生活甚至已經比之前好不少了,至少沒有匪兵,郡裡還補給點吃的。
這兒的地方官是誰?怎麼如此不顧百姓死活!
我氣得火冒三丈,帶着随從直奔縣公堂興師問罪。
可是我們在公堂轉了三圈了,也隻找到了個勉強算官員的瘸腿主事。
沒辦法,我隻能問他:“昉縣縣令呢?”
主事摸了摸腦袋:“好幾個月前就帶着他的十二房小妾跑路了。”
我又問他:“那主簿呢?師爺呢?衙役呢?這裡怎麼誰都沒有?”
主事繼續摸腦袋:“都和縣令一起跑了…”
我極為不滿:“縣令幹什麼他們就幹什麼嗎?縣令是他們的丈夫還是爹娘?真是目無王法!”
主事摸了摸下巴,尴尬為口:“呃,大人,這兒的主薄,師爺和衙役都是縣令的十二房小妾擔任的……”
…好吧,是我見識太淺薄了。
147.姬穩
和瘸腿主事一起勉強安排完官員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不得不說,這可真是個又費腦子又費體力的活,沈昭真是厲害啊。
我決定繼續上路,去昉縣的其他地方看看,進行我的實地考察之旅。
其實說“路”也不太準确,因為全防縣隻有一條路,還是幾百年前秦朝建的砥道。
跟它一比,六支巷那叫繁華大路,興和大街就是天上人間。
路上,我給沿線百姓發放糧食,并保證一定會讓昉縣富起來。百姓們送給我當地特産馕餅,并囑咐我用水泡軟了再吃。
我掂了掂,還挺沉,放車裡肯定不會被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