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鄭子铛
過年節當然要吃年夜飯啦!我當初還答應過申将軍要給他做飯的,可不能食言!
我摩拳擦掌,鬥志昂揚,準備帶領禦膳房一衆人員做出讓所有人滿意的佳肴。
中行大人知道後,對此事十分重視。他鄭重的交給我一份菜單,說一定要照着這個做。
出于對老資曆的新任禮部宗伯的尊重,我認真研究了一下這張單子。上面寫着什麼“三羹”“五齑”“七菹(zu)”“八珍”“八簋”……可能是我的文化水平太低,總之,我照着《雅音》研究了好久才弄明白它們怎麼讀。
但光知道怎麼讀還不夠,我還要明白它們怎麼做呢。
我翻遍藏室古籍也沒弄懂這個問題,于是我認真地去請教申将軍——額,其實我也不知道他懂不懂,但我從昌平那時候就是他的士兵了,和他最熟嘛。
将軍大人接過單子,随便掃兩眼就不耐煩地把它扔了。
“别管中行那個書呆子。真是的,大過年的怎麼還拿這些老東西難為小鄭…沒事兒,什麼好吃就指揮膳房做什麼! ”
他的語氣又自信又堅定,透露出一股“聽我的準沒錯”的氣勢。
…真的沒問題?算了,他可是申将軍啊,隻要不往六英坊跑,那就肯定沒問題。
于是我興高彩烈地指揮庖廚們去做蒸羊羔蒸熊手蒸鹿尾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
菜端上來後,中行大人的臉似乎黑了,嘴裡還小聲嘟囔着什麼。
不過很快他就不這樣了,因為他的飯也端上來了。
收拾餐具時,我發現他的食盒比銅鑒都光亮。
好吧,申将軍的話果然沒錯。
166.王驚雲:
過年節,自然少不了省親。
除夕夜和諸位一起吃完年夜飯後,元日一早,我就往江州老家趕。
真懷念啊,我還記得當初姬憨憨想用高官厚祿請我出山。那時候他還是個窮小子,小申也不是什麼大将軍,而沈昭啊,黃壹啊還不知道在哪呢…現在居然都這麼熱鬧了,年夜飯都能湊一大堂的人。
為了避免荀鞅和姜意如的尴尬居局面發生在我身上,我特意提前叮囑父老鄉親不要挂橫幅,不要夾道歡迎,儀式一切從簡。
走在街道上,百姓們都像往常一樣生活着,并沒有因為我的回鄉出現任何異常。
很好,看來家裡人安排得不錯嘛。
回到家後,家裡人還是老樣子,一個勁的噓寒問暖,送了我不少東西,生怕我受累;我也給他們帶去了些邯鄲特産,還給族内姊妹兄弟們送了小禮物。
吃完晌午飯,我離開王宅,想到處走走。也許是想得頻繁,不知不覺,我居然轉到了當初“躬耕”的宅子。
嗯,空氣清新,人迹罕至,幽靜恬…
不對啊,怎麼這麼多人?出什麼事了?
我滿臉問号,湊過去看熱鬧。
隻見一位導遊模樣的領頭人正站在一塊石頭上,以高出周圍人一截的身高迅速抓住了我的眼球。他眉飛色舞,講得頭頭是道: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驚雲山——這是當年王驚雲大人隐居的地方;
上面的建築是驚雲屋——這是當年王大人住的地方;
旁邊的籬笆是驚雲籬——這是當年王大人卡住的地方…
什麼鬼?
我一扭頭,一塊實木大牌子正寫我對視。
上書:
“驚雲故裡
江州五甲級景區
觀光費半兩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