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姜意如
于是,雙方充分交流了意見,并就狄、夏矛盾做出了深入讨論,最終于部分問題達成一緻。
在征求賀蘭部首領單于、左右王同意後,雙方進行協商談判,由專業人員根據實際情況拟訂《停戰協議》《互市草例》,進一步加深了賀、徐雙方的友誼。本次會談是有益的…
早這樣不就好了麼!一上來弄什麼刀斧手啊,真是吓人。
我努力控制住自己高興得抽抽的小腿,潇灑走出營帳,留下一片飽受震撼的狄人面對《草例》抓耳撓腮。
“這…我們當初是不是隻想拖時間來着?怎麼莫名其妙就真和談了?”
“但小首領…我是說單于大人也說了,和談其實可以試試,如果他們是真心的,那對我們也沒壞處。”
“我覺得他們是真心的,和以前的涼州不一樣。他們抓了俘虜都好吃好喝養着,甚至還會放回來呢,真想和我們打的,哪會這樣?”
“而且我覺得他說的有理 … 如果不是為了養家糊口,誰想上戰場啊…”
178.申玖梁
其實小姜走之後,我是一直捏着把汗。狄人和我們不知道打了幾百年了,也不是沒人努力過,現在單靠一個新人就想解決,聽着也太不現實。
所以當我看到小姜回來後,第一反應是去安慰他,告訴他你已經做的不錯了,和談失敗很正常。
但小姜淡定地拿出了《停戰協議》《互市草例》——帶有賀蘭部首領簽字的《停戰協議》《互市草例》。
他用一種雲淡風輕,波瀾不驚,或者說“就這?”的表情說:“将軍,初步和談成功了,接下來的細則就交由二司五部定奪吧。”
啊?
也就是說,困擾了那麼多代人,那麼多君主的北狄問題就這麼被你一句話雲淡風輕的解決了?你這麼能忽悠…不是,你這麼能說?小說都不會這麼寫!
我看着姜意如那似裝非裝的表情,突然有種沒來由的憋屈。
也許是我的表現過于誇張,小姜見我這樣,臉上似乎泛起了可疑的紅暈,用某種好像壓抑不住的興奮語氣開口了:
“也…也不全是我的功勞啦…我們大周實力強,狄人讨不到便宜;将軍對俘虜寬厚,得到了他們的信任;新首領賀蘭呼思想先進,願意嘗試…總之是多方努力的結果,哪裡是我三言兩語一哄二騙就能成功的!”
…該死,這人成績又好能力又強,不愛炫耀脾氣還好…怎麼感覺更憋屈了!
總之,狄人的問題暫時算解決了——建川部主要在燕山附近,離大周有些距離,暫時不用擔心。
而小姜已經把主要的都談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邊邊角角我也不太清楚,也不用太了解——反正都是沈昭和驚雲他們管的。
之後就是建互市,這個我也不用了解太多,反正是文十三娘和鄭工造負責的。
…怎麼感覺我現在快和姬憨憨一樣沒用了。
經過涼州現任政史的考察,互市建在了明德鎮——此處地形開闊,四通八達,離長城還近,安全,方便交易。
有了官府的支持和津貼,明德互市建得很快,沒多久就順利開張了。
雖說狄人們嘴上喊着“堅決不和中原人做生意”,但天論是官府還是民間,來得一個比一個積極。
用作商品的馬,牛,羊更是把方圓十裡的空地全占完了,還差點發生踩踏事故。
甚至天天閑着沒事兒在北涼跑馬的樂将軍都想來湊熱鬧,但被他的手下們拉回去了——樂遷的名聲就是靠打北狄打出來的,他去了沒誰會整出什麼外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