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鄭子铛
先把時間往前調一調。
我從去年開始就接手了一項重要任務——修路,修一條從徐遠到涼州的路。
雖說我确實在過年期間回到了徐遠,而且其實路在那個時候就修出主體了,但我身為大周工造,雖說沒什麼文化吧,精益求精的道理還是明白的,這種事情可不能糊弄。
于是新年結束後,我就回到了工地,繼續徐涼砥道的規劃修建工程。
在這期間,大周經曆了西昌一堆又一堆的事,連我都差點被喊去幫忙。不過幸好最終解決了,不然我路都修不安心。
不過雖然波折挺大,但在工部官吏的努力與沿線百姓的幫助下,徐涼大道終于是修好了。
我看着平整寬闊的路面,高興得不得了。
這才是利州利民的實用工程嘛,比什麼成堆成堆強迫百姓修的烽火台強多了!沒錯!說的就是那個魏昴!
太守大人十分興奮, 親筆題字——“徐涼第壹路”,并鼓勵我們再接再勵。
雖說字貌似有點醜…不不不,這應該是自成一派!有太守大人的個性!
開始修路的時候,黃司農曾經建議我們在路邊種點樹,他分析了地形地貌,說種樹有利于一大堆的方面。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聽從了他的意見。
現在看來,他還真是有先見之明。
竣工的第一周,文十三居然從涼州趕了過來,誇獎了這條路,說比涼州的“羊拉屎”型建築強多了,希望我們再接再厲。
…這應該是誇獎吧…我連連點頭,生怕她訓我一頓。
等等,我才是工造啊…
200.沈昭
時間依然要上前調一調。
去年我們收複涼州後,申将軍在巡邊中對涼州的邊防建築十分不滿,于是請了文十三和鄭子铛去修邊防線。
結果之後又是挖出商周古迹,又是修路,又是種樹,又是大建設的,後面還有和狄人的戰争,和談,互市;與各州使者的新年祝福,外交,祭祖;和西昌的沖突,計劃,平亂……
…這麼看來,我們可真是忙碌又能幹啊。
不過說這些,主要是因為年節期間發生的一件事。
上元前後,文十三突然上書,說想繼續留在涼州。
沒錯,文十三自從去年因為修邊防建築被請去涼州後,就一直留在涼州,哪怕是邊防建築早就修好了,也沒有回來的打算。
我們也勸過她,讓她早些回來,但她說涼州不僅建築工程一抓瞎,連行政系統都亂七八糟,她實在看不下去了,想趁自己還有點用,做些能做的。
我很感動。文十三娘,她憑借自己的身份,哪怕天天花天酒地,隻要不違法我們都不會怎麼說,但她卻想跑去又偏僻又陌生的涼州幫忙,一點也沒有考慮她自己。
但是文十三…她是怎麼做到把“想幫忙”說得這麼難聽的…
個人特色?
不過考慮到涼州确實官吏緊缺,文十三也有豐富的文書工作經驗,身份地位還特殊,我就順水推舟,讓她當了政史校事。
而文十三幹得也确實不錯,不僅效率高,能力強,還積極和跨州工程交流對接,這可能也是她能第一時間去檢查“徐涼壹路”的原因。
其實剛開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有背景”空降長官,涼州多有對此不滿的官員。有排擠她的,有陰陽怪氣的,有故意不聽命令的…
但那可是文十三啊。排擠她的她罵了回去,陰陽怪氣的她罵了回去,不聽命令的她直接裁了…
而且她自己也帶頭,不享樂不勾心鬥角,能力強态度還認真,成功折服了一大批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