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王驚雲
平定邊疆後,倒也還有些意外之喜。
涼州貿易可不隻是對内的——别忘了,人家境内還有條西域古道。
可惜正值亂世,又有狄人當道,這古道已經廢棄很久了。
西域商人也是消息靈通,内憂外患剛解決的差不多,他們就陸陸續續擠過來了。現在币制改革完成,自然就來的更多了,簡直像見到周公的中行。
他們有的留在汾城各街各市做親民買賣,有的聯系上了涼州高官想做些大宗
生意,甚至有些精明鑽空子的居然沿徐涼壹路跑到了邯鄲,大膽開拓全新市場。
可能是地域差異,這些西域商人的寶石仿佛不要錢,一掏一大把,還又光又亮沒瑕疵,價格便宜有面子,深受廣大百姓歡迎。
當然,人人滿意是不可能的,比如中行就對這股西域來的不良風氣頗為不滿,認為這些珠寶又俗又土又浮誇,不如玉石有文化。
雖說他堅決不承認自己也偷偷摸摸買了兩塊兒。
216.王驚雲
在大周境内做買賣是要經過相關官吏檢驗,拿到販賣許可牌的——不然商品出問題,買家找準吐苦水去?
外來商人多了,官府也開始對他們提出要求。
西域商人們也都挺配合,不僅紛紛到各地官府開箱驗貨辦理營業執照,甚至會主動請纓,告發違法同行。
他們也許是被我們的熱情打動了,也許是被我們的軍隊打動了——總之這不重要,守規矩就行。
為了方便做生意,沈昭專門在邯鄲和汾城各圈了一塊兒地用于異域商品交易,東西市也是越來越有規模了。
不過我們與西域商人的關系也不隻是他賣我買那麼簡單。
我們的百姓也是善于發現商機,他們中有不少人靠賣絲綢布帛賺了錢——自然是以高出本地均價不少的價格。
雖然西域商人也不會虧,他們會回去賣出更高的價格。
這種有保障有利潤的貿易在你情我願下蓬勃發展,欣欣向榮,規模也是穩定擴大,西域不少國家專門派使者來邯鄲商談貿易。
一時間,邯鄲城内充斥着各種騎着駱駝叮叮當當的西域人,他們帶來了周與外邦的友好之音,也帶來了各種印着國王頭像的奇異貨币。
——并成功讓“騎駱駝”這一特色限時活動風靡一時。
——光内城走一圈就要五百錢,明明是和騎馬差不多的體驗,怎麼這麼坑錢!
别問我怎麼知道的,姬憨憨對這項活動頗為喜愛,在一天内至少玩了十次,一星期下來花的估計有上萬錢——可憐的老司會(kuai)自然不可能為這種私事給他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