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外卿這麼一喊,其它使臣也都反應過來了。
江使們放下手中的各式糕點,七手八腳去掏使書呈給姬大人。
我認真看了看,事情大緻是這麼回事:
江州邊境小麥豐收,缺德荊南窺伺已久。
小麥守衛基本沒有,荊南晚上派人去偷。
一覺醒來小麥全丢,哭天搶地痛罵扒手。
奈何楚強江弱,蠻夷不管對錯。
讨糧沒有結果,揚言再提打我。
隻得唯唯喏喏,借糧得過且過。
真是個又悲傷又凄慘的故事啊。
全事完美符合各州形象,什麼無良荊南搶人糧,可憐江州麥丢光。
再加上楚地在偷割人家糧食這種事上還有前科,所以本來是沒什麼疑點的。
但問題是,楚、江二州貌似不相鄰,它們之間除了王畿還隔着個魏昴的南平(及韓州)呢!
所以荊南是怎麼做到的,江州又是怎麼知道的?
226、姬穩
小姜非常嚴肅地向我說了疑點,并問我有沒有什麼思路。
這還用問?
當然沒有思路!
但是嘛,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别摸到一點兒線索就開始亂閉門造車。
有時候問題的答案隻需要多問幾個人就能找到吧?
人家江州使者還在呢,他們知道的肯定比我們多。
所以為什麼不問問離我們十步遠的張外使卿呢?
227.姬穩
說幹就幹,我無視不停擠眼的小姜,幹脆開口:“你們怎麼知道是荊南幹的?”
張外卿哼哼叽叽委委屈屈抹眼淚:“因為他們在地上畫了幾個大字:‘搶糧者,荊南楚人也!’他們好過分嗚嗚嗚…”
我抱着嚴謹認真的态度繼續發問:“那有沒有可能是其它州冒充的?”
張外卿抽抽得更厲害了,甚至把臉上的鉛粉打花了:“我們也希望,不是荊南嗚嗚嗚…誰想和荊南結梁子呀嗚嗚嗚…但他們為了防止我們誤會,還特地留了幾個士兵在邊境唱楚歌穿楚服挑釁…”
好吧,看來确實是荊南幹的。這作風一看就很荊南。
我繼續提問:“可是江州和荊南不相鄰啊,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你們有思路嗎?”
張外卿一副大難臨頭我擺爛,禍到州門我不管的成魚姿态:“不知道,沒想過,查不出,管不了。您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可荊南畢竟是大州,我等小洲能活一日是一日,現今隻想借些糧食…”
明白了。
那不就是沒有線索嘛。
其實這事好像和我們沒關系,不就是借江州點糧食嘛。
但是,我的直覺告訴我此事必有蹊跷。
所以我決定先開個會,聽聽大家的意見。
尤其是去問問神奇的驚雲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