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申玖梁
回憶到此為止。
之後發生了什麼,我就不太記得了,可能是因為喝醉了吧?可惜現在也沒法向其它人了解情況了。
因為我現在正在北涼的寒風中直哆嗦。
望着眼前熟悉的邊塞城牆,踩着堅硬的、混着冰碴子的凍土,吹着塞北的冷風,我算是切實感受到了什麼是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剛過完年我就出現在這兒,自然不是因為我想找罪受,而是因為——狄人又出事了。
别誤會,不是賀蘭呼出爾反爾來鬧事,也不是互市出問題了,而是一向弱于賀蘭部的建川部趁冬春之際,突然對賀蘭部發動了襲擊。
衆所周知,狄人部族繁多,其中以賀蘭、建川二部最為強盛。其中賀蘭部靠西,首領單于賀蘭呼早就與我們簽了盟約,現在是大周好夥伴;建川部靠東,一向與賀蘭部不對付,二部之間經常發生摩擦。
背景科普完了。所以按說這也沒什麼,打仗嘛,常見。看着賀蘭部是朋友的份上,我們的邊防兵幫幫忙就好了,我大周還打不過狄人嗎?
大周涼州邊境守将也是這麼想的,于是先斬後奏,果斷率兵支援,可他們卻驚奇地發現這建川部軍隊意外地能打,訓練有素又糧草充足,簡直不像是狄人。
于是,速戰速決變成了拉鋸戰,直接影響了我們的互市和西域古道。
涼州守将難以大勝,我身為大周的大将軍,自然要率兵支援,保護大周的領土和賀蘭部朋友。
真是的,我知道遊牧民族冬春之交人困馬乏,青黃不接,可你們就這麼喜歡在這破時間打仗嗎!
抱怨歸抱怨,我隻能率軍快馬加鞭來到了北涼邊境。
——真是如此嗎?
340.王驚雲
——當然不是。
急報送來的第一時間,我就意知識到了不對。
賀蘭部受到偷襲落敗。還算有可能,但連涼州邊衛都能感到棘手,就太不應該了。
況且“冬春之交”這個時間點,對無論哪方的狄人都是大不利,建川部确能“兵精糧足,後勤充備”……
不錯,建川部背後一定有其它勢力暗暗支持,我也是這麼想的。
而建川部緊鄰的隻有燕州。
燕州雖是盟友,但與我們不像田舅和齊州那麼熟悉,從之前的事也能看出,他們顯然有自己的私心,如果做點小動作,也是合情合理。
所以,我們必須讓大将軍出場,出重兵。
其表層目的是幫助賀蘭部抗敵、維持明德互市和西域貿易,深層目的是敲打燕州。
但我能做出無數合情合理的推測,在結果出來前它們似乎都無比正确,可殘酷的是,正确的往往隻有一個。所以…真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341.王驚雲
現今大周的地盤裡,最不安分的當屬北邊那一半南平了。當初哪怕占領了,也是紛亂不斷,弄得小申将軍不得已在那兒守了幾個月,直到後續常态駐軍,政事改革,統一币制,又派了不少大周系官員,才好了那麼點兒。
而魏昴一直在南方虎視眈眈,不停挑事,一旦申玖梁率主力去北方,對他可是很有利的。
就在年節前,荊南也恰好發生了大事:召氏族長不明不白的死了,申氏家主自願降職前往荊南邊境,與雲州打交道。
至于這種機密是怎麼知道的?哦,過年的時候荊南使者也來了洛京,然後和小姜發生了一點兒口角。
可能是因為說不過小姜又被激将了,這位趾高氣昂的使者直接給我們甩了召氏和申氏兩個大料。
雖然過程草率又離譜,景澤可能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為啥,但這無疑是個危險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