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等你回家 > 第15章 以人為本

第15章 以人為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二天。

天,剛一擦黑,淳于溷就來到了南中環大橋。

有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其中,有一位打扮入時的白領麗人,一直朝着他笑。見淳于溷走近,白領麗人伸出她那嬌嫩的小手,說道:“見到淳于先生,真是榮幸!”

淳于溷握住她的手,回了句,“别客氣!”

白領麗人道:“聽先生昨天講,當今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缺德的時代……本人,也有同感。先生能不能細說,造成這一怪相的根源是什麼?”

淳于溷放下了吉他,盤坐在地上講:“人生活在世上,得有個堅定的信念作為支撐。也就是說,任何時代,都必須有信仰,否則,就如同行屍走肉。

建國初期,人民的信念就是毛主席思想。

毛主席思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時候的共産黨人,視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這也是中國共産黨理論體系中的核心概念,體現了共産黨人的核心價值觀。為了人民,可以無私奉獻,可以奮不顧身,可以慷慨赴死。

正是有了這一核心理念,中國共産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戰勝一次又一次的艱難險阻。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就成了那個時代的标志和思想。

在那個年代,無論是哪一級政府,就連一個小小的派出所的影壁上,都寫着“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看着它,人們的心中自然就有了生活的目标和精神的高地。

現在,除了中央政府還标有‘為人民服務’之外,哪裡還能看到這五個熠熠生輝的大字?

令人不解的是,難道現在,隻有最高領導還在為人民服務嗎?其餘的各級領導不需要為人民服務了嗎?那麼,他們的日常工作又是為誰在服務呢?”

白領麗人問:“先生的意思是,當今的社會,已經沒有了主流文化?”

“是的,”淳于溷說,“表面上,當今社會的主流文化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而這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到底是要彰顯什麼呢?沒有說清楚,内容模糊,旗幟不鮮明。

也就是說,它的核心究竟是什麼?沒有核心的文化,當然就不能稱作主流文化。

我查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内容,雖然還有‘為人民服務’這一項,但是,它卻把‘人民’二字改成了‘群衆’。

千萬不要小看這兩個詞的改動,其意義卻是天鑲之别。”

白領麗人:“有什麼區别呢?”

“首先,定義與特征不同。”淳于溷說,“群衆通常是指,不擔任領導職務,也不特指某一階級或團體。它是一個相對寬泛且中性的概念,它不包含太多的價值判斷或政治意義。

而人民,則是一個更具政治性和階級性的概念。它指的是以勞動群衆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的範圍可以随着曆史時期和國家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但總體上包括了推動社會曆史前進的人們。

第二,範圍不同。

群衆是人民中的一部分。換句話說,群衆包含于人民之中,但并非所有的人民都是群衆。

那麼,現在的主流文化是‘為群衆服務’。自然讓人産生疑問,現在的各級政府,是在為哪一部分的群衆服務?難道是在為那一小部分‘先富起來的群衆’服務的麼?

真相可想而知。

當然,設想都是美好的;但現實,總是在打臉。

先富起來的人群,能帶領大家共同富裕麼?

不會的!他帶給大衆的,隻有越來越‘内卷’,未來絕大部分普通勞動者、白領,乃至精英都将失業……”

旁邊一小夥,禁不住地問:“到底什麼是内卷?”

淳于溷說:“内卷,有的人說是内部消耗,有的人說是惡意競争。這些說辭,都不全面。

内卷,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确定的形式後,停滞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這種現象,在當今的社會已經是無處不在,人人皆可‘卷’、萬物皆可‘卷’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