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溷講:“首先,就普通人的人生軌迹而言----1/4的生命,用來成長和學習;2/4的生命,靠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賺錢;而生命最後的1/4,花盡了攢了一輩子的那一點兒錢。
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那就是要學習。
學什麼?”
同學們道:“學知識。”
“對,”淳于溷說,“但是,要把知識轉化為素質。因為,不能轉化成素質的知識是無用的!就像那風塵女子塗脂抹粉,隻能用來一時賣弄廉價的風騷。”
見大家不甚理解,淳于溷便打比方道:“假如,你上的大學,即便是985,你學的不是這所大學的重點專業,比方說,你隻是想學一門手藝---畫畫,那麼,吉林大學的美術生,與其他專科學校的美術生,又有什麼區别呢?用人單位,不會因為你是‘吉大’的,便高看你一眼。人家是要看你的繪畫作品,有沒有獨到之處。如果你是一名繪畫天才,有那個能耐,還有必要浪費四年的大好時光,拿一張沒有任何價值的文憑麼?
所以說,素質,不需要文憑來證明;學曆,是弱者用來證明自己的,強者不需要用學曆來做證明。
強者,站在那裡,就是學曆,我就是學曆!就像馬斯克說的,‘自學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素質,是不挑文憑的,有一技之長的人,同樣具備轉化成素質的原材料。很多偉大的人物,其實學曆并不高。所以,我非常,很反感,咱們現在動不動就講學曆。
學曆算什麼?不就讀幾本書嗎?包括那些技術工,連拆牆的農民工,不要叫人家‘農民工’。應該稱呼人家‘拆牆技師’,那牆怎麼拆,怎麼拆安全,怎麼拆省力,這是經驗。這難道不是學曆麼?
包括很多老中醫,人家看了一輩子的病,結果後來,就一句話,不讓人家看了,說沒有營業執照,說沒有什麼什麼認證,這不是瞎扯淡麼?
那些學了五六年,拿了醫學院畢業證的人,都不能給人醫病;人家啥也沒有,也不要拍片子,也不要化驗,也不要抽血,人家幹嘛,就号号脈,花幾十塊錢,就能幫别人治病……人家已經有這個水平了,為什麼不能讓人家行醫呢?這純粹是人才浪費啊!
所以說,社會,不能被學曆綁架;社會,不能被學曆帶錯節奏;社會,不能被學曆帶歪、帶斜了。”
“不是說,知識改變命運麼?”周同學皺眉問,“那,我們這些即将讀大四的人,還需不需要讀研呀?”
淳于溷說:“知識改變命運的規律,僅僅是讓你們不再像父輩那樣,做最基礎的體力勞動者。不‘讀研’,開闊眼界,不努力儲備未來,即便僥幸拿下來大學文憑,也不過是最底層最普通的腦力勞動者。”
周同學問:“研,還是要讀?”
“對呀!”淳于溷道,“其實,讀研是專業知識的深化和拓展;是培養獨立的思考和創新能力;也會增強學術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說白了,就是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把白白浪費的四年大學時光,在三年的時間裡,再補回來。”
周同學的臉色立馬又松散了許多,“淳于老先生啊,看來我們這一代人,還是幸運的哈!”
淳于溷卻不以為然,問道:“是麼~”
周同學說:“要是往年,考研是太難了。可是今年,各大高校都擴招了研究生的名額,您說,我們是不是很幸運?”
淳于溷道:“有些事吧,越是提倡的,不一定是什麼好事!”
“何以見得?”
“這說明,研究生的含金量又要大打折扣了。大學的擴招,讓大學生泛濫成災,畢業後,隻能送快遞……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有一名清華畢業的大學生,在某單位當保安。你們說,這保安和送快遞,還需要大學文憑麼?
研究生的擴招,恐怕是為了減少失業率吧?!讓大學生畢了業,不至于都去送快遞。當然,讀研,也是為了從普通家庭的身上,再割一撥韭菜。
孩子們呀,教育,在我們國家已經成了一門生意。
蓋學校,要批地;蓋房子,會拉動GDP。還解決了教師的就業;解決了學校附近的店鋪出租的問題;解決了,商場賓館電影院;解決了高鐵票,來回飛來飛去的問題;解決了,教材輔導的問題。
但是,唯一不解決的,就是你們将來的就業問題。
所以,我們要做什麼呢?看透這個真相,就不用在這個規條裡面,迷茫了……能上就上,上不了,幹什麼呢?搞錢。”
周同學的眉頭又皺了起來:“淳于先生啊,您究竟是讓我上啊,還是不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