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周五,隔天就是舉辦大集的日子。
舊農貿市場已經有不少人出入布置攤位,附近幾個家屬區裡的小孩下學後紮堆來瞧,在周遭嘻嘻哈哈玩鬧。
大集還沒正式開始,周邊已經是一片熱鬧氛圍。
蘇茵放學較晚,到家後,蘇玉梅并姑父林衛國也下了工,正好帶她去供銷社,拿一張日用品工業劵和兩塊錢換了個木盆,又轉道清河縣益民機械廠,取了蘇茵需要的一個電機馬達。
這電機馬達一般地方不常見,供銷社裡也買不到,雖然是機械廠裡淘汰下來的舊型号,倉庫員拿來時,還是千叮萬囑要愛護使用,不能損壞,用完後要及時歸還。
林衛國連聲應了,給了倉庫員遞了根“海軍”香煙。這牌子的香煙,貴不貴的另說,主要是難拿,沒點關系難到手。
倉庫員的臉色頓時就柔和許多,問他們還有沒有什麼需要,林衛國看向蘇茵,蘇茵也不客氣。趁機提出想借機械廠的工具給剛買的木盆紮個孔洞。
現場借用,不需要帶走工具,這比借電機馬達容易很多。機械廠裡的正式工人,家裡要修點家具,來廠裡借個趁手工具也是常有的事。
這事倉庫員都不用上報,自己就能做主。他估摸了木盆的厚度,讓三人稍等,很快從工具房領了個鑽孔器過來,前後十分鐘不到,就按照蘇茵所比劃的,在盆底鑽出了個大小合适的孔來。
下手前,他再三确認一個嶄新的木盆就這麼給打孔?見蘇茵年紀小,他還特意看向林衛國兩夫妻征求同意。
等确定了,真正動手前,倉管員臉上還是忍不住露出點心疼來。
“這麼好的盆,要一塊五不要?”
“兩塊呢。”蘇玉梅何嘗不心疼?她臉上不肯露出來,但一聽人問就接了話。
倉庫員聽得咂舌,以前日子過得苦,他這個年紀的人格外愛惜東西,好端端的木盆紮孔,他不太理解。
而且這木盆還不便宜——他是機械廠的正式工人,年紀大了幹不了重活,單位領導照顧他,讓他來看管廠裡的倉庫,一個月給開20塊錢的工資。
現下倒好,就這麼一下,兩天工資沒了。
不過雖說心裡惋惜這油光水滑的木盆,他嘴上倒沒說什麼。林衛國能從廠裡借出電機馬達,指定是和哪個領導有點關系的,他可不想無端端得罪人。
他甚至仔細打磨了下孔沿,等三人離開,他才揣上工具回去守倉庫了。
……
三人從清河縣益民機械廠離開時已經是傍晚,林建蓮很懂事,見幾人這麼晚沒回來,自個拿上櫃子裡的飯票去林衛國的廠食堂打了飯菜回來。
蘇茵和蘇玉梅夫婦回到家,誇了林建蓮一番,草草扒拉了幾口飯後,馬上開始組裝機器。
最重要的結構都已經到手,組裝是很快的事……一個小時後,林衛國幫蘇茵固定好機器,拔了風扇插頭,換了電源接上。
木盆孔洞底下的馬達開始勻速旋轉起來,年紀小的建軍不懂怎麼樣才算完成,卻很會捧場,立刻舉手大聲歡呼:“動了動了!”
蘇玉梅伸手把他的小嘴巴捏出兩片,“還沒開始呢。”
林建軍鼓臉表示:我還小,我不理解。
林衛國看向蘇茵,“茵茵,這機器就算弄好了?”
“嗯,看着沒問題。”蘇茵點頭,壓下了忍不住勾起的嘴角。
她補充,“現在要試試好不好用。”
還得練習一下卷棉花糖,這畢竟也是個技術活。
她看向旁邊的林建蓮。
“用糖?”
得到蘇茵點頭後,建蓮抿抿嘴,她比建軍大一些,已經對價格有點概念,建軍看見糖隻會喊着好吃要吃,建蓮卻已經知道糖是金貴東西。
不過她毫不遲疑,馬上跑回屋裡翻出一包白糖。
這是蘇茵早幾天買的,也花了兩塊錢,她沒有糖票,糖票還是小姑姑蘇玉梅給的。
按照供銷社的物價,此時的白糖一塊錢一斤,紅糖要稍微便宜一些,隻要八毛錢一斤。
不過蘇茵隻知道白糖可以制棉花糖,卻不肯定紅糖能行。為了保險起見,她最後還是買了兩斤白糖。
白糖貴,更不能随便浪費,蘇茵穩了穩手,将一勺白糖傾倒進木盆中央。
細糖粒被攪動的滋滋聲響了會後,一根潔白如雲的絲在衆人期待的視線中漂浮起來。
成了!
蘇茵定神,拿起一旁的竹簽讓白絲纏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