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探頭過去,發現建蓮果然沒睡,正低頭寫着作業,煤油燈被她調成昏黃的亮度。
兩人心裡一酸,知道是女兒懂事,時刻想着給家裡省錢。
蘇玉梅走上前去,把煤油燈撥弄了一下,調高了亮度。
建蓮茫然地擡起頭來。
蘇玉梅:“這麼暗對眼睛不好,以後你要寫作業,就把燈調亮些。”
林衛國也走進房間,附和了一句,“讀書的錢不能省。”
建蓮放下筆,應了一聲,見父母沒有離開,而是看起了她的書本,還問她是不是和蘇茵一個年級。
“我比茵茵姐低一級,你們不記得啦?”建蓮疑惑反問。
“啊,對。”蘇玉梅胡亂答了一句,卻沒有放下書本的意思,翻得津津有味的,旁邊林衛國也一邊探頭去看,似乎對初中課本産生了濃厚興趣。
建蓮越發覺得今晚的父母奇怪,她搶過課本,皺眉,“這些書,你們讀書的時候不也看過嗎?”
兩人反應過來,雙雙有點臉紅,叮囑了建蓮早點睡後,往房間外走。
建蓮納悶地看着兩人,到房門時,林衛國忍不住轉過頭來,叮囑建蓮要好好學習。
“知識就是财富啊!”他感歎道,蘇玉梅在一邊點頭。
“早點睡吧!”
建蓮皺着眉頭,上前一步,在林衛國還要說話前把門關了起來。
越發莫名其妙了,三更半夜妨礙她做作業呢這是。
……
-------------------------------------
周一下學時,蘇茵回到了清河公社,不出所料地,公社裡讨論的還是周末的大集。
蘇茵早已習慣了,鄉下沒有什麼新鮮事,一點芝麻大小事也會被翻來覆去念叨幾天,何況是大集這樣熱鬧的事呢?
蘇家晚飯餐桌上也在讨論大集的事。
蘇家人是周日時去的大集,剛好錯開了蘇茵和林衛國賣棉花糖的那天。
不過她也不出意料地聽說了‘棉花糖’。
年紀小的蘇芬羨慕得流口水,蘇華得意洋洋地炫耀,“你以為誰都有吃上的運氣啊?”
蘇茵看了他一眼,收回目光,說起蘇華拿了棉花糖就走,沒給錢的事。
“姑父也是幫朋友忙,結果對不上賬,挺難做的。”——這是她和蘇玉梅夫婦說好了對賣棉花糖的托詞。
蘇奶奶眼一瞪,“沒給錢?”
她徑直看向蘇二嬸。“下次把錢給姑爺家補上。”
蘇二嬸有心反駁一家人還給什麼錢,見蘇本順臉色也不好看,沒敢吭聲,小聲應了。
但一下飯桌就小聲叫住了蘇華。
“和那城裡姑娘吃的?”她猜測是這樣,果然,蘇華點了點頭,不大在意地回房了,留着蘇二嬸在原地皺起了眉。
蘇二嬸刷碗時,心裡也怪念着這件事,越想越不對勁,仔細一算,發現最近蘇華已經找她要過四、五塊錢,不由嘬了嘬牙花,心疼得厲害。
這和縣城裡姑娘談戀愛說出去是有面子,可是成本也是真高。
她覺得這樣下去不行。
他們又不是工人家庭,哪裡經得起這樣的抛費?
不行,得讓蘇華趕緊把兩人的事情定下來。
農村人家,結婚是很早的,蘇二嬸生下蘇華,差不多也就是蘇華這個年紀。
也就是之前蘇華還在讀書,蘇二嬸想着讓他考大學,找好工作,以後能找着更好的,才沒想過這方面的事。
但蘇華現在有本事,自己談了個縣裡工人家庭的,也不很差了。
要是蘇華以後考不上大學,能有個縣裡的嶽家,那也是個很好的退路。
要是之前,蘇二嬸是不去想這些的,她對蘇華有盲目的濾鏡,是堅信他能考上大學,前途無量的。
可是通過補課一事,蘇二嬸人前依舊維護着蘇華的聰明人設,但不像之前那麼堅定了。
萬一考不上呢?還不如早早定下來,說不定到時候蘇華的工作還得嶽家使把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