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回答不出來,這種耗腦細胞的活不适合他……
朱棣趁朱元璋停手,趕緊躲到了朱标的身後,再讓他爹抽下去,他怕是得得内傷……
【為什麼?】系統适時問道。
【百姓為什麼要起義呢?因為活不下去了……新王朝的建立會将那些被世家圈起來的土地還給百姓,可随着時間流逝,新的世家崛起,他們又會用盡各種手段将那些土地拿回去,百姓又活不下去了……這就是一個循環。】徐妙錦歎氣道,【其實在這過程中,很多有識之士都看到的問題所在,但人是不會背叛自己的階級的,所以哪怕有人站出來改革,往往也改革不到位,雖然延續了王朝,但隐患還在。】
朱元璋梗住了,因為他就是因為活不下去了才出家當和尚的,當和尚時雲遊四方看盡百姓疾苦,最後選擇了投奔紅巾軍首領之一的郭子興,從此開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沒想到他建立的大明最後也和大元一樣,成為了百姓疾苦的最大源頭……這種滋味可真難受啊!
【沒法避免嗎?】系統問道。
徐妙錦微微搖頭道:【很可惜,無法避免,從皇帝遠離百姓的那天起,結局就注定了,隻不過過程各有千秋,時間上各有長短罷了。】
朱元璋、朱标、朱棣聽到無法避免時,心情很是複雜,雖然現在大明才建立十三年,但他們的眼前已經浮現出了大明末年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慘狀……
一時間朱元璋也沒有了暴揍朱棣的想法,他疲憊的坐到凳子上,自言自語道:“我建立明朝到底是對是錯?”
“當然是對的,”朱标毫不猶豫道,“雖然我大明也沒撐過三百年,但在這段時間内,百姓們不用受戰亂之苦,那就是值得的。”
朱元璋楞了一下,這才發現自己鑽了牛角尖,如今大明都成立十三年了,再來讨論是對是錯還有什麼意義呢,不如多做一些對百姓好的事情。
比如将那句‘有明諸藩,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即士農工商,等等,商不能删),并能世襲罔替’給删了。
順帶将‘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諸子授鎮國将軍,孫輔國将軍,曾孫奉國将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也給删了,我得嫡長子繼承,你們也得!
爵位改為‘親王、郡王、鎮國将軍、輔國将軍、奉國将軍’,五代以後的老子不管了,你們自己謀生去吧!
還有公主,什麼‘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婿曰驸馬都尉。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孫女曰郡君,曾孫女曰縣君,玄孫女曰鄉君,婿皆儀賓。’删掉。
改為‘皇後之女為公主,婿曰驸馬都尉。其餘為郡主,公主/親王之嫡女為縣主,郡主/郡王之嫡女為鄉主,婿皆儀賓’。其他的通通給老子走開!
至于俸祿,統統減半!
再加入考核流程,名不副實的褫奪封号,等等這一條似乎也可以放到吏部啊~朱元璋眯眼思考道。
就在朱元璋對着藩王制大改特改時,馬皇後将徐妙錦姐妹三人安排到坤甯宮的西暖閣住下。
讓徐家姐妹住這裡,朱元璋是有私心的,之前朱元璋發現徐達也能聽到徐妙錦的心聲後,讓徐達測試過接收範圍的,大概在方圓15米内,而西暖閣到坤甯宮正殿最近也有20多米,就算馬皇後聽的到徐妙錦的心聲,晚上也不會被吵到睡不着。
同時也将徐妙錦的活動範圍控制在了自己的眼皮地下,朱元璋這算是一舉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