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了一會兒,徐妙錦選擇性回道。
【徐妙錦:@系統,将前因後果私發給我爹。】
【系統:收到!已發!】
徐達默默打開私聊,然後被刷新了三觀……
【徐妙錦:@朱标,分鐘是一個量詞,代表時間,是密希爾(古埃及)人發明的。密希爾人将一晝夜分為24小時,一小時為60分鐘,一分鐘為60秒。後世經過精密的計算,發現一晝夜等于23小時56分4.09894秒,所以國際規定一晝夜為24小時!】
【朱标:受教了,你們後世用什麼來計算時間?現在似乎沒有儀器可以精确到分鐘,我覺得小時分鐘什麼的,比我們現在用的時辰更準确些。】
【徐妙錦:我們使用鐘表來确定時間的,最早的鐘表是北宋的蘇頌發明的,他主持建造的?水運儀象台被認為是世界鐘表的鼻祖。?水運儀象台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也是機械鐘表的雛形。它利用漏刻水力驅動,每天誤差僅一秒鐘,精度極高。但小型家用鐘表卻是歐羅巴人發明的,可笑的是現代機械鐘表中的擒縱器源自唐代比丘僧一行發明……@朱元璋?】
【朱元璋:不是你@我幹什麼,是标兒問的問題!】
【朱标:徐姑娘的意思是,小型家用鐘表之所以是歐羅巴人發明的,是因為你建立了八股取士,禁锢了百姓思想!】
【朱元璋:……可是八股取士也有積極的一面啊,隻學四書五經降低了取仕門檻,能讓中下農也參與到國家治理當中來,而不是隻能選那些誇誇其談的世家子弟!還統一了考試标準,減少了考官的主觀性,減少了作弊的可能性!】
【徐妙錦:可問題是八股文中隻考經書,評判優劣又隻根據作文的技巧,并不允許考生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個人的發揮和見解。必須依據“四書主朱子集注,易主程傳朱子本義,書主蔡氏傳及古注疏,詩主朱子集傳,春秋主左氏、公羊、毅梁及胡安國張洽傳,禮記主古注疏”。這樣一來,考生隻要預先在肚子裡裝下各種題目的八股幾十篇,即使沒有什麼經史學問,也完全能夠金榜題名。相反,老老實實讀書,讀白了頭也未必能寫出考官看中的文章。】
【朱元璋:額!還能有這種操作,就硬背嗎?】
【徐妙錦:對啊,應試教育不就是這樣的嗎?】
【朱标:爹,這得改,我完全不能想象整個朝廷的文武百官都不懂如何治理國家……】
【朱元璋:@徐妙錦,你們後世是怎麼取仕的?】
【徐妙錦:@朱元璋,你确定你要學,我覺得你學不起!】
【徐達:說說看,搞的我好奇的很!】
【徐妙錦:額,我們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每個滿七歲的小孩都要進學校,小學六年學習語文、數學、科學、外語、體育、音樂、美術、思想與品德等,初中三年主要學習語文、數學、科學、外語、曆史、思想與品德、體育、計算機等,之後就是要靠考的了,高中三年主學:語文、數學、外語、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大學四年選專業,之後還可以讀碩士、博士……】
【徐達:别說了,别說了,聽着就頭痛!】
【朱元璋:這都是些什麼,俺都看不懂!】
【朱标:語文=四書五經?數學=算數?外語是什麼?科學又是什麼?體育=強身健體?音樂=樂?美術=畫?思想與品德又是什麼?】
【徐妙錦:語文不等于四書五經,四書五經隻是語文的一部分而已,諸子百家我們學,李白杜甫我們也學,隻要是中國人做的文章、詩詞歌賦、話本等等都學。】
【馬皇後:……話本也學?】
【徐妙錦:額,元末明初有兩本很有名的話本,一本叫做《水浒傳》,作者施耐庵,一本叫做《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這兩本寫的非常好,你們可以找來看看,施耐庵大概逝于洪武三年,你們應該找不到本人了,羅貫中大概還能活二十年,你們應該能找到本人,對了這兩人是師徒。這兩本是後世小孩子必讀物!找到記得給我留一份,原版诶,刺溜!】
【馬皇後:聽着好像很好看的樣子!】
【朱元璋:既然妹子想看,行吧,朱棣,你去找!】
【朱棣:奧,有地址嗎?】
【系統:@朱棣,施耐庵,本名彥端,興化府人,羅貫中,名本,字貫中,号湖海散人,太原府人,具體地址不詳!】
【朱棣:行,我找找看。】
【朱标:那數學包括什麼?】
【徐妙錦:額,現代數學包括傳統的算術、代數、幾何等,還包括拓撲學、代數拓撲、實分析、概率論等。】
【朱元璋:聽不懂,下一個!】
【朱标:……】
【馬皇後:外語是什麼?】
【徐妙錦:除中文以外的語言,主要學英語,因為我們那個時候全世界最強的是艾美莉卡,再往前是英吉利,後者是前者的宗主國,兩者用的語言差不多。除此之外學的還有斯拉夫語,德意志語,日語,韓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