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啥?】
【系統:你說望遠鏡吧,望遠鏡的原理和顯微鏡有些相似,望遠鏡要簡單些,隻要用兩個一大一小的凸透鏡外加一個筒身就可以了,凸透鏡是指中間厚兩邊薄的玻璃鏡片,唔,将一個東西放大5-8倍不難,用在軍事上那真是……】
徐妙錦補充道:【一個普通的望遠鏡基本上能看到一兩百米外的人,爹,喜歡嗎?】
徐達和朱棣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朱棣:爹,我要這個!】
【朱元璋:準了,找誰負責研發比較好呢?】
【系統:可以讓周王負責,他在被貶雲南後研究起了植物,領頭編寫了《救荒本草》、《普濟方》、《袖珍方》,其中《救荒本草》中記錄了三百種常見的、可食用的野菜,《普濟方》總結明以前醫療經驗,除了博引曆代醫書外,并兼收其他傳記、雜說,以及道藏佛書等有關記載,可謂是集方書之大成,《袖珍方》共錄方3077首,每方皆注明出處。選方嚴謹,方論結合,切合實用。】
朱元璋楞了一下,說實在,他是真沒想到自己這個兒子能有這樣的能耐,想了想,回道:【那就讓他負責吧。】
馬皇後也表示贊同,作為第一個被廢的藩王,早早離開權力中心對他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
朱标和朱棣都此都沒有意見,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朱标:說回之前的話題,科學是什麼?】
【系統:是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知識系統,是已經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徐妙錦:比如地球是圓的,比如水是流動的,比如……】
【朱标:等等,你說的地球是我們腳下的大地嗎?它怎麼可能是圓的?】
【徐妙錦:系統,來個太空航拍圖。】
【系統:好嘞,這張是後世人類登上月球後拍攝的地球圖,防杠,拍照的是探測器。】
朱元璋/馬皇後/徐達/朱标/朱棣震驚的看着照片,沒辦法,誰讓這個時候的人普遍認為天圓地方呢!
【朱棣:不是,那我為什麼沒掉下去。】
【徐妙錦:因為地球有引力,因為從小就受到引力的影響所以沒有感覺到而已,正是因為地球有引力,才有了人類。】
【朱标:?求解釋!】
【徐妙錦:人是需要呼吸空氣才能活的,地球上之所以有空氣,就是因為地球引力将空氣吸住了,但不是每個星球都有這個待遇的,比如月球的引力就隻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上沒有空氣,據我所知月球上沒有生物。】
【馬皇後:那桂樹、玉兔、嫦娥、吳剛……】
【徐妙錦:這些統統沒有,月球就是一個滿是坑的星球而已,系統上圖,不過,我們将載人飛船稱為神州,将空間實驗室稱為天宮,将繞月衛星稱為嫦娥,将往返地球和天宮的運貨飛船稱為天舟,将月球探測車稱為玉兔,将為地面與嫦娥四号探測器搭建起通信橋梁的中繼星稱為鵲橋。】
【朱标:真浪漫!】
【朱棣:你們怎麼上的月球,我可以嗎?】
【徐妙錦:你想太多了,你連蒸汽機都沒有就想上太空,做夢吧,就算現在開始發展工業,沒個三四百年根本不可能!】
【系統:不過月球上倒是有一個你們認識的人,還和你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朱元璋:誰?】
【系統:陶廣義,朱元璋還是吳王時,他率一幹弟子獻火神器技藝,并在曆次戰事中屢建奇功,被朱元璋封為“萬戶”。他是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并為此獻出了生命,因此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為了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将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了萬戶。】
【朱元璋:……想法不錯,但拿自己當實驗品,是不是草率了一些……】
【朱标:爹,喊他來應天府制作火器吧。】
【朱元璋:你看着辦就是。】
【系統:距離他上天還有十年,不急。】
【朱元璋:……】
【朱标:咳咳,你們後世每個人都要學那麼深奧的科學嗎?】
【徐妙錦:不是啊,簡單了解即可,雖然這麼說,但從小學學到高中,内容也不少就是了,比如說物理的牛頓三大定律,電與磁,化學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生物的遺傳學,地理的氣候學……總之不少,且不簡單,大明估計沒幾個人行,畢竟學八股的都是文科生,光是算學就能要了他們的命!】
【徐達:不是,怎麼說來說去都和我無關啊,你們後世不打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