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人都是複雜的,知人知面未必知心啊!
【系統:有一個人不錯,但朱元璋估計不喜歡。】
【朱元璋:誰?】
【系統:黑衣宰相姚廣孝!】
【朱元璋:有何功績?】
【徐妙錦:道衍和尚啊,他主要的功績就是勸朱棣靖難起兵,嘻嘻。】
【朱元璋:……】
【系統:這個人還是老朱賜給朱棣的,洪武十五年馬皇後去世後,老朱讓所有兒子回京給老媽奔喪,完事後,為了馬皇後在底下過的好,就給每個兒子都賜了一個和尚,要求他們在自己藩地建立佛堂為馬皇後祈福,姚廣孝就是這樣和朱棣搭上線的。】
【徐妙錦:當然,道衍和尚不止這麼一點功績,不然朱棣也不會讓他當太子少師。道衍本人擅長出謀劃策,建文二年朱棣裝病的時候,他幫着訓練兵馬,修建防禦工事,打造武器……總之是一個統合型人才,對了,朱高熾之所以能夠在靖難之役中保住北平多虧了道衍。】
【系統:朱棣登基後,每次北伐,都是道衍輔助朱高熾監國,直到永樂十六年逝世前,姚廣孝都在為了大明鞠躬盡瘁。他死後,朱高熾認為道衍功高,配享明太宗太廟,縱觀洪武永樂兩朝,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僅有姚廣孝一人。】
朱元璋:糾結。
【朱标:@系統,道衍出生沒?哪的人?喊到應天府來見見,要是不錯,直接上崗吧。】
【系統:洪武八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書的僧人到禮部應試,姚廣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朱元璋召入京師,但卻沒被授為僧官,隻獲賜僧衣。洪武十三年,經僧錄司右覺義/來複、右善世/宗泐(le,第四聲)推薦,入天界寺,謀一僧職。】
【朱棣:……爹,你竟然……怪不得他投奔我呢。】
【系統:洪武十五年,姚廣孝得宗泐的舉薦見到朱棣後,因與朱棣相談甚歡,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算是主動投奔!】
【朱元璋:……】
【徐妙錦:聽說洪武八年,道衍受賜僧服而歸。途經丹徒北固山,賦詩緬懷古賢,以抒志向。詩道:“谯橹年來戰血幹,煙花猶自半凋殘。五州山近朝雲亂,萬歲樓空夜月寒。江水無潮通鐵甕,野田有路到金壇。蕭梁帝業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朱棣:我喜歡,他現在在天界寺嗎?我明天偶遇去。】
【朱元璋:标兒,明天叫姚廣孝入宮來見我。】
【馬皇後:……】
【朱标:知道了。】
【朱棣:爹,你能别搶我的人嗎?】
【朱元璋:呵呵,這天下都是勞子的,什麼你的人,就連你都是我的!】
【朱棣:……】
【朱标:還有推薦嗎?】
【朱棣:别在群聊裡說,私聊@徐妙錦@系統】
【朱元璋:不行,就在群裡說!@徐妙錦@系統】
【徐妙錦:你們好煩啊,就不能自己發現人才嗎?晚膳時間到了,我用晚食去了,你們聊。】
【朱元璋:……】
【徐達:這個肉幹挺好吃的,就是有點少。】
【徐妙錦:爹,你不會吃完了吧?】
【徐達:被你哥你弟一人一把拿的差不多了,我統共沒吃到多少。】
【徐妙錦:……】
【徐達:(拍了拍朱标)太子殿下,光祿司能複制嗎?】
【朱标:不能,其中一樣調味料大明沒有,要等人去美洲取。别的不說,這肉幹味道真不錯,可以讓光祿司的人用花椒取代辣椒試試。】
【徐達:(遺憾)行吧,有新貨通知我啊。】
【朱标:好的,師傅。】
跟馬皇後一起吃晚食的朱元璋見狀忍不住可憐巴巴的看向了馬皇後,馬皇後沒忍住,讓人分了半斤肉幹給朱元璋。然後朱元璋也開始遺憾現在的大明還沒有辣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