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大課間比涼風腳程還快,好像說不了兩句話,它就轉瞬即逝,預備鈴催着他們回班,操場上的人都像螞蟻一般陸陸續續回巢。
常安、李亦清、于筝和方弘傑四個人結伴而行,路過一班的時候,三個女孩向方弘傑道别,目送他同手同腳地進班。而後她們對視一眼,幅度各異地笑起來。
四班五班挨在一起,平日裡互相串班的人也多。
走廊裡,有兩張陌生面孔在四班和五班之間來回徘徊,路過的學生新奇又克制地觀察,有人認出兩人衣服是某個品牌新品,竊竊私語嘀咕起來。
“看着像是哪個富二代的家長?”
常安聽了一耳朵,覺得這個外文牌子耳熟,好像自家親媽和他們對接過品牌贊助。
于筝和李亦清都是從其他初中考進來的,常安扒拉在李亦清的肩頭,撥開她頸側長發,欲蓋彌彰地拿她當掩體,偷偷打量起那兩人來。
不打量則已,一幹這種偷感十足的事,常安整個人立馬顯得格格不入起來,縮在李亦清身後,反倒引人注目。那兩個家長先後看過來,一眼先看到李亦清和于筝,緊跟着認出熟悉的臉,喜上眉梢:“诶,這不是常安嗎?”
“呃。叔叔阿姨好久不見。”
常安一出聲,李亦清和于筝同時回頭看她,她硬着頭皮從李亦清背後站出來,手藏在身後向她們擺擺手,示意:你們先回去吧。
直覺告訴于筝:有樂子看。
樂子人于筝挽着李亦清不撒手,小聲問:“誰啊?”
常安蚊子哼哼似的回答:“黃家淇家長,初中認識的。”
說起黃家淇,五班沒人陌生。班長孔君遙的女朋友嘛,這在五班不是什麼秘密,即便人和名字對不上号,名字總歸是耳熟的。
黃家淇家長怎麼突然出現在班門口?
黃父笑呵呵地向常安走過來,寒暄了兩句沒用的廢話,不遮不掩切入正題:“小安,叔叔阿姨聽家淇說了點學校裡的事,想了解下,四班的石城老師平時和你們有接觸嗎?”
小安?這麼自來熟嗎?
“石老師?石老師和班……”好險,差點把班長的事捅出去,常安舌頭來了個急刹車,理智險伶伶地攔住嘴巴:“好像和班主任劉偉老師在同一個辦公室,我隻聽說石老師挺嚴厲的。”
“也對,咱們五班同學肯定還是和劉老師相處更久哈,知道得不多也正常。那什麼,你們快上課吧,有機會來家裡做客。叔叔阿姨再等等老師們,說是馬上開完會了。”
常安诶了一聲,招呼于筝和李亦清一道回班,斜斜掃一眼四班,發現黃家淇本人和其他同學一樣茫然。
李亦清像是不習慣摻和别人的家事,對黃家淇父母的突然造訪表現得興緻缺缺,既不好奇也不意外,一直垂着視線表示自己沒在八卦,完全是置身事外的狀态。于筝回座前揪着李亦清求她什麼事,她的反應還大一些。
晚自習的時候,李婷婷照例放他們寫作業,三五同學圍在講台附近提問,扮演人形白噪音。比起閱讀理解,常安更在意足球隊那幫無法無天的隊員,卻沒拿這件事去和李亦清說話,她盯着數學題,筆蓋戳在太陽穴上,一心多用,注意力分散得比跑道數還多。一會兒是黃家淇被父母帶回家,一會兒是李亦清被某個不知名的男同學糾纏。
十二中太自由了。
别的學校防患于未然,校規比字典還厚,最起碼看起來威懾力十足。
追求開放多元的十二中雖然規矩也多,但行事作風太喜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人都知道十二中的規矩是軟柿子,好拿捏。到最後,守不守規矩全憑個人素質,如果真的發生惡性事件,學校也隻能事後盡力補救。
想着想着,腦子裡的畫面越發混亂,就着低頻人聲,上下眼睫毛逐漸交錯,常安肩膀一聳,趴桌子上睡着了。
年輕人缺覺是常事,李亦清餘光微動,難得見常安有困倦的時候。她從書立裡抽出最大的一本地理圖冊,立在常安書桌邊,擋住來自班門口的視線,然後放輕寫字的力道,落筆沙沙聲輕緩不少。
早讀和晚自□□是睡得最香的時段,常安好像做了什麼亂夢,意識跟着浮浮沉沉。
十二中可以申請住宿,卻沒有給走讀學生午休的地方。夢裡似乎正是中午,常安吃過午飯後沒有回家,想留在教室裡給自己加一節午自習。
走廊裡人去樓空,一進班,一個人都沒有。
常安推開門,輕手輕腳走到倒數第三排,視線一斜,在教室後門旁的角落裡發現幾張排列順序不對勁的座椅。他們班後門中午不開,按理說不應該會在中午被撞歪。
心裡存了疑惑,常安探過去半個身子,目光越過課桌,居然在桌下發現一個躺在椅子上睡覺的人。
“李亦清?”
這人把硬邦邦的椅子排成一排,頸後墊一本英語辭典,披着校服外套就這麼睡了。
想想也是,李亦清不住校,家住得又遠,往返一趟那麼費時間,中午留在教室休息才是明智之選。
常安蹲下身去看,李亦清很有技巧地把三張座椅分别放在肩頸、腰腹和小腿的位置,剛好維持住身體平衡,其他部位懸空居然也能睡得很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