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高考放榜後,江荻班毫無懸念地全軍覆沒了,别說本科了,連個專科達線的都沒有。江荻覺得很正常,一群水平有限的老師教着一群不求上進的學生還指望天上掉餡餅啊?但讓江荻沒想到的是,她那幾個保送到重點高中的初中同學也全都名落孫山了,包括徐來。江荻覺得他們在重點高中都沒考上,自己在普通高中沒考上就無可厚非了。柳大才子落第後不是寫過一阙自我解嘲的《鶴沖天》嗎?“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争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不過這阙看似自我解嘲的詞在江荻讀來卻是滿紙的心酸和落寞,隔着千年的時光,依然看到柳大才子滑落在酒杯裡無奈而不甘的憂傷。唐寅說:“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李白說:“呼兒将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其實所有自我排解和自我寬慰的背後都是對現實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失落和感傷。
夜深人靜時躺在納涼的竹榻上,江荻仰望着星空,不知何去何從。考大學不是自己的夢想,自己不過是個被裹挾在時代洪流中無力掙脫的犧牲品,而自己卻為此付出了三年的青春和光陰。江荻沒有其他人那麼不甘心,畢竟自己沒有全力以赴,她隻是有些遺憾,遺憾與自己的夢想漸行漸遠。
姐姐哄睡了咿呀學語的外甥女,悄聲說:“去複讀吧,農村活你幹不了。”江荻知道自己幹不了,自己到現在都不會插秧,不是因為自己懶惰不想學插秧,而是水田裡的螞蝗太可怕了,這種軟耷耷的軟體動物比其他蛇蟲令江荻恐懼萬分。
“複讀的學費可能比較多,複讀一年如果還沒考上,不僅浪費了錢,又浪費一年的時間。”江荻見過本校複讀班有個複讀幾年都沒考上的學姐,不知她如此執着是因為真的很想上大學,還是因為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心有不甘。
“試試吧,明天去找個複讀班,學費我來想辦法。”
第二天江荻去了縣城,剛好有個新開辦的私人複讀班正在招生,收費比其他複讀班都便宜,看完回去跟姐姐說了下學費。開學時,姐姐一臉期待地把學費給了江荻,江荻其實很想用學費買張車票,無論去哪裡都行,但又怕姐姐失望,于是收拾好書本物品加入了複讀大軍。本班高考全軍覆沒後,有一半人選擇了複讀,另一半人從此踏上了其他的人生道路。
這私人複讀班規模較小,可能因為新開辦的,沒有口碑和人氣,所以招收到的學生不多,隻有一個文科班一個理科班,每班大約隻有30人。這是幾個老師合夥開辦的複讀學校,條件比較艱苦,但比其他學校複讀班收費都低,所以是江荻的不二選擇。江荻不知其他同學都分散到哪些學校了,居然沒看到一個本班同學,覺得這樣也好,沒有同學知道自己在哪裡。
但上學期剛過完一半,居然有個之前的同班同學來找自己。江荻不知他是怎麼知道自己在這裡的,也不知他為什麼要來找自己。因為高中三年她和這同學都沒說過話,他坐在教室後排,每天都從後門進出,而江荻坐前排,每天都從前門進出,别說講話了,連眼神都沒相遇過。但人家既然找來了,且無冤無仇,總不能不理吧,好歹也是三年的同學。他跟江荻說他高考結束後就去學廚師了,學了幾個月出師了,現在在一家工地當廚師。
“挺好啊,無論什麼工作,能掙錢養活自己就行,比我這還伸手找家裡要錢的強。”
“我做的油炒面可好吃了,你想不想吃?
”
江荻雖不喜歡吃面,但認為廚師以後也應該是個既吃香又賺錢的職業,便想嘗嘗他的廚藝,就說:“想啊。”
他騎着自行車載着江荻去了他上班的工地,下了車,他便動手做油炒面。
“油炒面需要油多,大火爆炒才好吃。”
“呵呵,沒吃過,一會嘗嘗你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