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溫陶取出一百下品靈石交到青袍修士手中。李不換瞪着眼看着她,兩頰已是有些發紅,他激動地走上前來,道:“小姑娘、我,我以後一定會還給你的。”
他說的信誓旦旦,直讓人不能不信,溫陶一笑,卻道:“我知道。”
随後,溫陶和李不換一起走出了執法堂。待得二人行至松源客棧,這一路上倒讓溫陶把李不換的底細弄清了七七八八。李不換果真生自書香門第,他自幼飽讀詩書,卻是不愛科舉偏愛道典,某一日坊間聽聞修真界之逸事,遂決心訪道求仙,自中州東部的凡人國家東周列國而來,曆經十三年才到得此處。
此人雖各地求仙問道十三年,卻因一路有忠仆相護,生性仍舊淳樸的讓溫陶生出一股智商上的優越感。到得松原客棧,見着溫陶擡腿要進去,他卻面露尬色,溫陶也不說,兩人遂告别。
經此一事,溫陶倒是特意向松源客棧的掌櫃打聽了一下何為淩定崖李家以及阜陽蔡家,掌櫃道:“淩定崖李家老祖是七星派赫赫有名的泉明元君,乃是一位元嬰期的老祖,李家除了老祖外還有數名金丹真君,乃是中州東部伶仃山脈一處的豪門世家。阜陽蔡家則是其附庸家族,族長内泉明元君弟子東宇真君,是一位金丹真人。”
溫陶這才明了雖然這二人為何是年紀更小的李思語為主導人,思及李思語、蔡昂兩人與七星派的關系,溫陶心下卻是有了定論。
三日後,即九月初九,溫陶早早将包裹收拾好裝進了乾坤袋,又特意穿了一身新的青衣,才來到城南的升仙廣場。溫陶不過剛踏進,就見的廣場上已是人擠人,她個子不高,此時被人擠到中心,竟是連周邊也不能看個清晰了。
略站了一會兒,溫陶已是被人踩了好幾腳,她仗着身子矮小,從衆人縫隙中穿過,費盡千辛萬苦穿出人群站到廣場一邊,卻聽得有人在喚自己的名字,她扭頭一看,正見三丈開外站着李不換。
溫陶走過去,兩人笑笑,随後就聽得場内衆人高聲道:“快看!快看天上!”
溫陶聞言望向天上,正見一列五彩芒光從天際橫滑過來,流光溢彩,宛如天邊滑過的流星,美得讓人心驚,其間蘊含的力量也讓人瑟瑟發抖,不敢深思。一股令人心生畏懼向往的氣勢從那五彩芒光中滲出,隐隐讓溫陶心生懼意,原本挺直的脊背也忍不住要彎下去,而觀之廣場中人,大多數人卻已是忍不住彎了腰,噤了聲。
劍光一閃,五彩芒光落于西邊的一處高台之上,劍勢瞬間被收回,溫陶才看清那是五個禦劍飛行的白衣劍修,其正中一位,卻赫然是郁維君。她落地,雙手結印,而後高台之上赫然列起一柄高約十丈的劍影,那劍影氣勢恢宏,隐隐透出一股凜然的戰意,比之方才那巍峨劍勢少了壓力卻多了寒意,直讓人膽寒。
十方劍派當先而出,這般威嚴,不發一言而讓在場兩萬餘人瞬間寂靜,當真是不愧劍修之名。饒是溫陶沒有這般想當劍修的心思,此時也不禁為之傾倒。
幾乎是劍影剛立,一股濃郁的草木香味自南方天空而來,這香味濃而不膩,單丹香就讓人覺得渾身上下無一不通透,暗疴陳疾也可痊愈,溫陶擡眸就見着身側李不換目光灼灼地望着天空,眸光中透出隐藏不住的火焰。
原來李不換是想要進丹宗,溫陶了然。
丹香四溢,而後南邊天空出現了一座飛翔的三.足青銅巨鼎,而後穩穩落于廣場南面的高台之上。這青銅高約八丈,滿滿地占據了整座高台,随後丹鼎後方走出五個身穿青袍的修士,袍角上的丹鼎圖案無風自動,與身後巨大的三足巨鼎相映成趣。
人未到而丹香先至,丹宗走的是和十方劍派氣勢壓迫相反的路子,卻同樣赢得廣場諸人的喝彩。
溫陶望了望位于其餘的不同方向的五個高台,心中了然,想來七個高台分别代表了七大門派在平臨城的各個方位,而這出場順序,隻怕與當世七大門派的實力挂鈎。十方劍派如今有三位化神修士,自然位列第一,丹宗數千年以來一直是四宗之首,故而此時能排第二。
隻是不知,這排行第三的門派究竟是哪一門派了,溫陶饒有興緻的看着天上無風自動的雲彩,心中暗暗猜測。今日本無風雨也無晴,此時天上雲彩卻是漸漸地聚攏了起來,甚至在東邊天空隐隐泛出五彩霞光,有風自東邊拂來,一時之間引得不少人向東邊看去。
正東方向,溫陶目光隐動,她記得那本書上記載的,四宗三派中唯有玄光派位列中州東面。
慢慢的,五彩霞光愈盛,天上東邊雲彩漸淡,空中隐隐顯露出一艘巨船的模樣,船身、船杆、船帆,皆隐隐透出一股沉重古樸的氣息。而此時,天際無聲,隻餘廣場上衆人間或的竊竊私語聲。
漸漸的,船身顯露,但見其上隐隐閃爍着古樸而又難懂的刻紋,卻是玄之又玄,讓人不得其門。這飛船似乎行駛的很慢,卻又行駛的很快,初時不過一巴掌大小,瞬間就已至衆人頭頂,遮天蔽日,而後穩穩停在東面高台之上,随之從船上跳下五位分别身着綠、紅、黃、白、黑五色長衫外袍的修士,卻是三男二女,皆面白如玉,衣袂飄飄,端的是一派世外高人的模樣。
如同這飛船來時一般,他們落地時仍舊無聲,隻是當中一人微微一揮袖,船上“唰”的一聲垂下一面黑底黃光的旗幟,上寫“玄光”二字的草書。字迹桀骜無比,卻讓每個人都知曉寫下這二字的人内心的自傲。
果真是玄光派,溫陶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接下來是陣宗,卻是西南角的高台之上隐隐露出玄妙無比的陣符,随後是萬符齊發的西北角的符宗,各色寶器靈器霞光漫天飛舞的東南角的器宗,以及從廣場北面徐徐行來的一路隊列嚴整、帶給人巨大震撼力的七星派。
四宗三派,終于全部到場,而十年一度的中州盛事,于太和一千零五十六年的九月九日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