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從小廚娘到大司農 > 第91章 飛蝗

第91章 飛蝗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邊将土豆都收貯完畢,姚姜出來,陳泉已對她道:“姚小娘子,大夥兒都聚在胡村正家中說話。咱們同去。”

姚姜想了想:“我得先回家一趟。”

見陳泉還要說話,姚姜索性直言:“勞煩陳叔父告訴胡伯伯,我回家查看農書,查看書裡有沒有渡過蝗災的法子。我看過書後便來。”

回到家中,姚姜已見院裡蝗蟲飛起飛落,賽罕、樹海、杜翠蘭都正拿着樹枝掃把揮打飛蝗。

張相公扶着雲娘子立在台階上,二人面色凝重。

那日姚姜請張家留下,張全也認為姚姜說的是,建議留下:“咱們與姚娘子是聯手過難關,夫人現下需要藥食豐足,留下的好。”

因此張家沒有離去,這時看着蝗蟲,他們也神情凝重。

姚姜種在院内的果樹及香料的枝條大多已被啃得幹幹淨淨,隻餘光秃秃的枝桠,唯有椰子樹葉蝗蟲啃食不動,但那棵不大的椰樹上也落了不少飛蝗。

杜翠蘭看見姚姜便紅了眼圈:“嫂嫂,我們,”

“我有急事,過後再說。”姚姜找到農書拿在手中回了自己屋内,闩上門。

一頓飯功夫後,姚姜開門出來,趕到胡村家中時,胡村正家已吵翻了天。

“旱災未過,蝗災又來,咱們還養着許多流民,這樣下去,我們自己如何是好?”

“我家的蔬菜被啃去了大半,剩下的也不多,這可怎麼好?”

“蝗蟲若把土豆也啃了,我們也要餓肚皮了!”

……

姚姜定了定神:“各位鄉鄰,蝗蟲不食土豆蜜薯,最多隻啃蜜薯的綠葉。認真栽種,我們不缺吃食不會餓肚皮的。”

胡村正家前院内或站或坐的鄉鄰都對着姚姜看來。

姚姜:“蝗蟲喜好肥厚的綠葉,因此喜食蔬菜、果樹、林木及雜草的葉子、嫩莖、花蕾和嫩果等,将綠葉咬缺或孔洞,還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淨,造成莊稼絕收,這是蝗災的可怕之處。”

實則此間的鄉鄰大多都見識過蝗災,隻是沒姚姜說得分明,當即都不出聲聽着。

胡村正想了想:“土豆與蜜薯從前沒有,若真如姚小娘子所言,我們能夠不餓肚子。”

姚姜接着道:“蝗蟲也有不食的莊稼,比如大豆、豌豆、芝麻等菜蔬,它們便不喜。而芝麻我先前也分派了鄉鄰栽種,是哪家種了,去看一看可被啃食了。”

“我家種的就是芝麻,”一名鄉鄰出聲了:“我來前看到飛蝗啃了幾片芝麻葉,但果真沒把葉子都啃完,一旁的蜜薯葉就被啃沒了。”

另一名鄉鄰:“難怪了,我家種的大豆,因還沒結豆莢也沒來得及收。我來前看了看,也有葉子被蟲啃,但比起被啃得幹幹淨淨的菜蔬,那是好得多了。”

姚姜:“我們須得,”

“姚姜,你休要信口開河!”杜富田出聲打斷姚姜:“此間這許多鄉鄰都在等着村正發話,你插什麼話!”

“姚姜!這許多叔伯面前,哪有你說話的份!”杜富家也出聲了:“你一小女子,這時節就該站在一邊聽叔伯們說話,聽村正發話!随意出聲,成什麼樣子?”

胡村正眉頭一皺:“杜家二郎三郎你們别插口。姚小娘子領着大家種田一年了,她經驗豐富,聽她說完。”

他轉頭對着姚姜:“你接着說。”

姚姜點頭:“《農書》上寫過:幹旱後易發蝗災,這是因幹旱年份,江河湖都缺水,土地變得堅實,且低窪地裸露,蝗蟲生子數大為增加;幹旱讓莊稼樹木缺水,蝗蟲以此為食,生長較快而且生子的數目大大增加,”

“飛蝗之敵乃是雞鴨,連白鹭也能食蝗蟲。但今年白鹭極少,得放出雞鴨來。《農書》便是這麼教的。《農書》乃是數代農人的經驗。我的許多苗稼術就是學了此書而得。因此我認為《農書》上的經驗應當能帶我們渡過蝗災。”

胡村正:“往年我們都養得有雞鴨,但今年旱災養得不多,現下養還來得及麼?”

姚姜:“飛蝗會在土中生新蝗子,唯有雞鴨鵝既吃蝗蟲又能翻開土地,啄食其中的新蝗子。我家和葉臨叔父家中還有雞鴨,全都放出來讓它們啄食,再趕着孵些雞鴨出來。”

“姚姜!”杜富田提高了話聲:“現下我們說的是對付飛蝗,你卻說對付新蝗子,當真是不知所謂!”

姚姜看着杜富田:“我說的也是對付飛蝗!飛蝗能活一月最多二月,因其有翅,善跳,火燒也未必能對付。且如今天幹物燥,稍不留神便是将整個村子也燒了去。我來胡伯伯家路上都見蝗蟲成堆,它們得在村中生下多少新蝗子?這批蝗蟲死絕後,新蝗子未必能成如今這樣,但數目衆多,長成後啃食莊稼也能讓我們明年也過得極其辛苦!”

他們說話這時,胡家院内的飛蝗正啃食胡家院内的花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