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回想起來方才的場景,皇後的腹部隆起并不明顯,盡管不知道皇後的懷了幾個月,但是一個有孕在身的女人,不可能讓别人一點也看不出迹象。
“除非…………”
桃夭恍然大夢初醒,皇後的用意被她揣測得一清二楚。倘若一切都往這個方向發展,那麼就全部能說的通了。
桃夭和丫鬟終于合力扶起來皇後,陶枝行則是幫助皇後先行卸下礙事的披肩,這是為了減輕負重。
“本宮……本宮好疼啊……好像要生了……” 皇後面色慘白、汗流不止,她痛得腿發軟,若是沒人攙扶絕對站都站不起來。
桃夭十分眼尖居然巧妙地發現,前面有一個太醫提着藥匣走過,回頭看見桃夭後居然鬼鬼祟祟地跑了。陶枝行亦是瞧見了那個太醫,悄悄用了風靈力做加持,幾步輕功就飛到太醫面前。
桃夭和陶枝行準備首尾包抄他,沒幾步那太醫就被吓的六神無主,趕緊跪下求饒。
桃夭拿出桃夭劍,用劍指了指皇後娘娘的位置。這太醫絕不是沒有看見娘娘跌倒,反而是倒了之後,與自己無關一樣私自逃跑。
這行為簡直是怪異。
若是放到别的皇帝在位,這太醫恐怕腦袋都不知道被砍了多少次。不就是因為當朝皇帝是個傀儡之君,這才可以随便欺侮皇後娘娘了嗎?
“皇後娘娘小産了,你去盡可能地保住娘娘的龍胎,否則我就…………” 桃夭臉色陰了下來,她玩味兒地将劍抵在太醫脖子上,奈何劍過于鋒利,劃破了太醫的皮膚,流出殷紅色的血珠。
陶枝行瞄了一眼他那副頹廢樣,趁着桃夭與他對峙着,于是眼疾手快打開他的藥匣子,輕輕取出來藥方——溫柔鄉?
“鹿血?人參?哼……還有山茄子——?” 陶枝行特意讀到山茄子的時候拖了個長腔。當真以為用個俗稱,别人就什麼也看不出來了嗎?
陶枝行少時學過一年藥理,至于什麼俗稱他可太熟悉了。
桃夭不明白山茄子是什麼植物,但是讓陶枝行那麼說了,那肯定不是什麼能見得人的東西。
山茄子又名曼陀羅花,這曼陀羅可是會讓人緻幻的一種花,它的毒性又很強,一旦長時間接觸,後果難以設想。但是這花也可以用來當做麻沸散,便于手術的進行。
桃夭又往後瞧了一眼皇後娘娘,她也知道沒有時間再和他周旋下去了。桃夭重新站了起來,讓那位太醫拼上命去幫助娘娘順利生産。
桃夭從始至終都不想殺了太醫,可是那太醫信以為真,害怕桃夭親自手刃了他,可是武林人士又怎麼能随意殺人呢?
陶枝行笑意冰冷,那張藥方險些被他捏碎,不過幸好最後,他折了幾下随意地放到了自己的袖口裡面。
等到太醫跑到皇後娘娘身邊,桃夭才問陶枝行了句:“上面寫什麼了?”
“落款是王丞相。” 陶枝行的話向來簡短,但是裡面的深意桃夭和陶枝行都是了然于心。
先前桃夭的想法是不失毫厘的,這個朝代果真是權臣把控朝廷啊!怪不得皇帝都認為自己是個傀儡,他久久不親政,外面所有的戰亂、紛争,都是那幾家權臣造成的。
如今,又敢如此明目張膽地為皇帝送春/藥、毒藥,目的就是想讓他的身體被掏空,最後導緻皇帝駕崩,好為自己的上位做鋪路。
恰好每個人都是這麼想的,這前朝的争鬥就一觸即發了。
而皇後娘娘刻意把她隆起的腹部隐藏起來,就是為了防止那些權臣,将她唯一的孩子視為眼中釘。若是有了嫡長子,那麼皇位就會得到順承,他們的努力就白白覆水東流。
如此看來皇後娘娘的行為是十分正确的。
這才是最明哲保身的策略。
桃夭和丫鬟一起扶着皇後娘娘回了寝宮,這才原路返回去找在宮門處等待的陶枝行。
“師兄!” 桃夭望了眼天色,這差不多過了半個多時辰,憂心他等急了便急匆匆地跑了回來,這時的他正在閉目凝神。
“我一直在。” 陶枝行輕聲回應着,他發覺桃夭氣喘籲籲的,肯定是着急趕路一口氣跑回來,“怎麼這麼急?”
桃夭這時倒是不好意思起來,她都不知道自己讓陶枝行等了多少回了,哪能次次讓他等啊。
“師兄,你都等了我多少回了。我哪好意思讓你一直等呢?” 桃夭展顔一笑,笑容明豔動人如同盛春的桃花,淡淡勾唇就能動人心魄、攝人心魂。
陶枝行“咳”了一聲,倒是沒搭理桃夭,自顧自地轉回去身子,從背後看,他的耳朵微微泛紅,整個人有了幾分拘謹。桃夭認為風可能過涼,讓師兄的耳朵凍得泛紅。
南街————
夜色濃重,月明星稀。南北雙街燈火闌珊,來來往往的人群還是沒有散去,商販走卒來回叫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