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曠甯回身拿繃帶時,特意往門口看,徐昭希竟然真的來了。
餘曠甯朝徐昭希揮手,徐昭希看見了她,繞過人群到她身邊。跟徐昭希一起來的林醫生,問她還有誰要縫針。
餘曠甯雖意外,沒有開口問,眼下太緊急,沒有時間說這些。
餘曠甯簡單跟徐昭希說了一下身邊病人的情況,讓徐昭希再檢查檢查,還有沒有别的地方受傷,就起身帶林奕暢去還需要縫針的病人那裡。
急診室忙到四點多,總算能喘一口氣。
需要去别科詳細做檢查的都去了,包紮好了外傷的病人接連出了醫院。重傷到要做大手術住院的,也都安排妥當。
神經外科那邊的病人沒有突發情況,今天也恰好沒有手術,徐昭希和林奕暢也就安心留在這邊,直到急診室完全空了才走。
她們走出急診室,餘曠甯追了出來,問她們要不要留下來吃個飯,說大家中午吃的不多,現在要點外賣。
她們互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裡看出餓了,雙雙點頭。
等外賣到的時間,急診室裡的人說起這出事故。
大巴車跟貨車險些撞上,要不是大巴車司機反應夠快,猛打方向盤,兩車相撞,受傷的人更多。
那條道,在白天,是不準貨車開過來的。
貨車司機為什麼會開到這條道上,大家紛紛猜測,導航出了問題,指錯了路,司機又對這裡不熟,想必不是本地司機。
還有人說标識不清,或者那裡的标識不夠明确,司機沒有看到。
三人沒有參與她們的讨論,餘曠甯小聲向她們道謝,兩人擡手說不用,都是同事,且神經外科那邊下午沒有緊急的事。
就算沒有緊急的事,她們也還是有工作要做,能來一趟,還是很難得。
餘曠甯心知這些,沒有說出來,她不想她們有心理負擔。問她們要不要喝水,兩人點頭。
有人刷到視頻,投影到電視上,讓大家看。
剛才讨論的三種可能,被這個視頻裡的記者證實:導航出了問題;司機從沒來過這邊;這條路上的标識不夠明确。
這位記者還找到了别的原因:路旁的樹上結了果,掉在地上,汁液讓車胎打滑。
鏡頭放大了這種叫楊桃的果子,看起來水分多,不太像能讓車胎打滑的果子。
貨車的車胎比較厚實,不是那麼容易打滑,又不是在冰面上。
但也排除不了這種可能,一起事故,發生的原因很多。
一種原因,很可能不會導緻事故發生,累加的夠多,可能性變大。
像手術一樣,各方面的原因加成,預估的概率,大多是比較理想的情況。
在急診室裡工作的人,最有體會。突發的情況,生與死之間的差距不大,時機很重要。
視頻看完了,室内靜了好一會兒。不久外賣到了,又沸騰起來。
大家湊在一張桌上,目光都被金黃的烤雞、薯條吸引,吃起來,再也沒人開口。
每個人都很急,明知道細嚼慢咽對胃比較好,還是顧不上,多少次忙得連飯都吃不上。
輪過急診的徐昭希、林奕暢花了比較長的時間,改掉在急診養成的吃飯習慣。這會兒看着大家那樣吃,她們也不自覺吃得快。
林奕暢看到徐昭希吃那麼快,拉了她的手臂。不需要她說什麼,徐昭希就知道她的意思。
徐昭希的胃病雖然好了,但胃病很難痊愈,她不能吃得太急。
徐昭希放慢了速度,不再看别人怎麼吃,隻專心看着手裡的,細嚼慢咽。
餘曠甯看到了,問她不合她的口味嗎,徐昭希搖頭,指了指自己的胃部。
餘曠甯一下明白過來,再吃的時候,有意慢下來。另一邊的林奕暢也是如此。
剛才讨論得很大聲的張護士,看到她們仨吃那麼慢,眼睛微張。她站起身,所有人都看向她,她看向每個人,笑着說,“那麼好吃的雞肉,我們要好好品嘗才對啊。”
于是,每個人都慢下來,不再隻是吃,有些人打開手機看起視頻,有些人邊吃邊聊。
餘曠甯的目光一直在張護士的身上,很羨慕她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表達她的想法。張護士感覺到了,笑着對她點了點頭。餘曠甯沒有避開,也回以一笑。
徐昭希和林奕暢都看到了,雙方對視一眼,繼續埋頭吃着。
走出急診室,林奕暢說起餘曠甯,感覺她變了一些。徐昭希有同感,餘曠甯比以前話多一些,待人接物也從容一些。
林奕暢打趣徐昭希,“你什麼時候也變一變?”
徐昭希笑着看林奕暢,“待會兒回辦公室,别忘了問鄭耀理。”
林奕暢的笑容僵在臉上,剛才她被徐昭希說服,但是心裡還沒有接受,不好開口。
徐昭希拍了拍她的肩,“要不要我去問?”
林奕暢搖頭,鄭耀理不是眼睛長在頭頂的人,問問沒什麼的。走到辦公室門口,她的信心忽然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