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這麼入神,真變成困擾了麼。
趙辰瀾雖然也在想事,但沒有走神到不看菜是什麼就放進嘴裡。
拿來蜂蜜,她舀了兩勺放進陳昕遙的水杯裡,又給她倒了些水。
陳昕遙喝了一大半,雖然嘴還紅着,舌頭不再覺得那麼辣了。
坐下來,趙辰瀾望着她,“你很少這樣,說出來,心裡會好受一點。”
陳昕遙夾了口肉放進嘴裡嚼了幾下,她沒有看她,她不是這麼多想的人,說出來,估計趙辰瀾都會覺得她想多了。
“周世霄看着像大好人,實際是個大壞蛋。”
陳昕遙擡頭看她,哈哈笑着,“你之前不還誇她,有堅持,有作為,會愛人,懂分寸。”
趙辰瀾看她笑了,繼續添油,“那也不影響她是大壞蛋啊。”
“你罵她,我就罵徐昭希。”
趙辰瀾“哼”了一聲,“我為你說的,她讓你這樣不安,難道不壞嗎?”
陳昕遙打算說她真實的想法,就算被對面的人吐槽她想太多,她也要說了,她不想讨論壞不壞的問題。
陳昕遙說完,趙辰瀾愣了好一陣,她沒想過陳昕遙會有這麼細膩的一面,她的不安會這麼遠,又跟她這麼像。
她們不是那種想着長遠不顧眼前的人,她們想活在當下,活得自在,才選擇不上班。
但是她們不約而同都想跟喜歡的人長長久久。
而長長久久,跟她們的本性不搭,要想長久,就必然需要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
現在的她們跟穩定不沾邊,餐廳的營收很不确定,副業也不确定,跟喜歡的人又聚少離多。
有相同軌迹的人,比較容易建立一種長久的關系。
就像她們,從小是鄰居,在同一所小學同一個班級,之後在同一所初中、高中、大學,畢業了又在同一家公司。現在住在一起,一同開餐廳,一同做她們擅長的事。
比起她們喜歡的人,她們更了解對方,這種了解建立在幾十年生活軌迹相交上,也建立在個性、興趣愛好相近上。
可是她們卻喜歡上跟自己很不同的人。
兩人似乎想到了一起,看着對方笑了起來。
趙辰瀾夾了口涼了的肉嚼着,“吃完再想吧,菜都涼了。”
一直到她們吃完飯洗完碗,也沒有客人來,兩人坐在電腦前,繼續做沒做完的海報、菜單。
陳昕遙點着鼠标,朝右邊看,笑了一下,這麼一打岔,她好像從低落的情緒裡走出來了。
人是她想喜歡的,想那麼遠,眼前的事還是要做。
趙辰瀾聽見了,扭頭也笑了,“認真點,說好的今天定稿。”
“知道了。”
陳昕遙的視線重回屏幕上,餘光瞥見院子裡來了人,打着把透明雨傘。她站起身,趙辰瀾也想起來,她按住她,說她去。
趙辰瀾沒有反對,設計海報比菜單花的時間要長,陳昕遙也會做菜,她卻不會弄飲料,還是陳昕遙去比較合适。
來的客人是個年輕人,看到陳昕遙眼睛一亮,陳昕遙也認出了她,高中同學姚昱恒,起碼有十年沒見。
趙辰瀾聽到聲音,朝門口那邊看,姚昱恒跟她揮手,她也搖了搖手。什麼客人,這麼熱情。
她要起身,那客人叫出了她的名字,聽聲音很耳熟,但她想不起來對方叫什麼。
走過去,她看清了客人的臉,眼熟,但想不起名字。
陳昕遙招呼姚昱恒坐下來,問她想吃點什麼。姚昱恒看了眼菜單,說吃招牌粉,要湯的。
陳昕遙準備去做,趙辰瀾攔住她,用眼神示意她坐下來,跟人聊聊。
陳昕遙沒有推辭,十年沒見的高中同學,還是要寒暄幾句的。
姚昱恒站起身,先看了一眼大堂整體,又看門口的前台,以及後面的菜單背景。
陳昕遙在一邊問她是來旅遊的嗎。
姚昱恒回答是啊,問她餐廳開多久了,這種天氣生意好不好。
陳昕遙照實說了,問她要待幾天。
姚昱恒轉過臉笑着說不确定,她繼續問關于餐廳的問題,陳昕遙都回答了。
對方似乎不是來旅遊的,像是來考察的。
高中那會兒,陳昕遙就覺得姚昱恒觀察能力強,好奇心也旺盛,比她和趙辰瀾還要外向,幾乎整個年級的人她都接觸過。那時她跟趙辰瀾想過姚昱恒之後會做什麼職業,她們都覺得她很适合做策劃。
去了不同城市,班裡的群有人時不時聊幾句,但姚昱恒很少參與,高中同學聚會,姚昱恒沒去,她和趙辰瀾也沒去,群裡也沒人說她們不去有什麼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