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牒在這裡很值錢,是過年的時候九方信按例賞的,好像值一百三十貫左右。在原身的記憶裡度牒還可以作為有價證券持有和買賣,但受時間、地區、金銀鋪兌換和手續費等因素影響,價格有一定的浮動。
這樣算下來,她手裡的現錢約有五百貫,算是小有資産,但比起雲景初的嫁妝來說,就是九牛一毛了,雲景初的嫁妝光範珠珠向原身念叨過的就有田莊一座含田土五百畝,商鋪兩間,錢三千貫。
珠寶首飾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她親眼見過,亮閃閃的,新房内都擺滿了,差點沒亮瞎她的眼。
既然是雲景初的嫁妝,那是不是代表以後也是她的了?想都不要想!在原身的記憶裡,嫁妝就是宋朝女人獨有的私人資産,沒有女人的同意,就算是丈夫也不得動用。
何況她還是個“假丈夫”,雖然不是她主觀想當的,但騙了對方是事實,她遲早是要和對方合離的,所以對方的嫁妝,她一文都不會動,倒不是她不愛錢,而是這錢她不敢花!
田清一留下五片金葉後,就把其他的金銀和字畫又原路藏了回去,一邊藏,一邊還忍不住在心裡為原身點個贊,真不愧是精英細作,藏錢都是狡兔三窟,還藏得不顯山不漏水。
書房内不僅藏有錢财,還藏有原身特意收集的各類資料,所以書房一直是雨竹居的禁地,沒有原身的允許就是青雨都不能進去,即便是打掃,原身也隻會安排青雨或者若水。
書房這個禁地,倒是意外合田清一心意,因為她突然意識到字迹也是個大問題,她的字肯定和原身的不一樣,所以在沒模仿像之前,她不能讓任何人發現這個秘密,包括青雨和若水。
從書櫃下面拿出一個荷包将五片金葉收好挂在腰間後,田清一就準備坐着休息一會,然後練一下字,她隻粗略的臨摹過《蘭亭集序》,但效果并不好。
原身的字顔筋柳骨,她的毛筆字水平給人家提鞋都不配,看來以後隻能私下多練多模仿原身的字了,不說一模一樣,起碼也得看上去像才行。
幸虧原身近三年為了備考留了不少字帖,正好方便了她。可惜她還沒來得及練字,去而複返的魏十二就在外面大聲道:“禀二郎君,剛剛有人送來帖子,說是很重要,小的不敢耽擱,立馬就拿過來了。”
帖子在宋朝就和現代的邀請函一樣,一般是用紙做的類似卡片,還有類似名片的名刺,兩樣都是宋朝文人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
“拿進來。”田清一想了一會,一時竟想不到是誰給原身發的帖子。
魏十二推門而入,行禮後恭敬的将帖子遞給了田清一。田清一接過帖子後看了一下,還挺精緻的,字也寫的不錯,裡面的内容倒是出乎意料的言簡意赅,就是看起來有點怪,繁體字、文言文就算了,觀看順序還從左到右變成了從右到左,就挺不習慣的。
帖子是期集所發的,大概意思是讓她明日午時到太平興國寺參加期集所聚會。
田清一随手将帖子放到桌上道:“你去安排一下車馬,明日...巳時,我要去太平興國寺。”差點說成幾點,還好她及時反映過來。
“是,小的這就去安排。”魏十二領命離開。
練字迫在眉睫,又時間緊任務重,她必須争分奪秒,一邊照着原身的字帖練,一邊回憶原身寫字的過程、習慣和感覺,真正落在紙上後,更覺任重道遠。
這一練就練到了晚飯時間,要不是魏十二在門外喊,她還沒發現已經這麼晚了,等她踩着夕陽走到雨竹廳的時候飯菜已經上了,見雲景初又要行禮,田清一連忙阻止道:“我不喜繁文缛節,以後若無外人在,這些俗禮就免了”。
“是”剛站起身正要行禮的雲景初聽話的坐了回去,其實,她也不喜歡這些繁文缛節,因為要嫁到九方家,她還被迫學了半年的禮儀,想起來就有氣,對于旁邊一直使眼色的吳媽,她選擇直接忽視。
接過婢女遞的手帕擦幹淨手後,田清一才看清晚飯是六菜一湯,三葷三素,賣相不錯,唯一遺憾的是沒有辣椒,面對辣椒還沒有引進的事實,她也無能為力,隻能在心裡安慰自己以後久了,也就習慣了。
雲景初見對方興緻不高,就以為對方嫌棄菜品太差,心裡更加鄙視,三葷用的全是上好的羊肉,三素也是精心烹制的時蔬,這樣的菜都入不了對方的眼,還真是食必精細的世家子!真是不知人間疾苦!
已經餓了的雲景初沒管田清一,直接自顧自吃起來,吳媽說教的話到嘴邊,見田清一臉色不好後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她敢随意指使抱琴,也敢說雲景初,卻一點也不敢得罪面前這位新科進士四姑爺。
見雲景初開動,田清一才拿起筷子吃起來,雲景初吃相優雅,細嚼慢咽的,連喝湯都沒怎麼發出聲音,弄得她也不得不顧及形象,慢條斯理吃起來。
兩人吃得很安靜,最後興緻不高的田清一吃了兩碗,先吃的雲景初卻隻吃了一碗,兩人放下碗筷後,旁邊就有婢女依次端上茶水、漱盂和帕子,茶水用來漱口,漱盂用來裝漱口水,兩塊幹淨帕子則分别用來擦嘴和手。
倒不是隻有原身或者九方家這樣講究,而是這裡的世家大族和富商基本上都是這樣講究,這裡享樂之風、奢靡之風和及時行樂之風盛行,但凡有點權錢的人都很講究這些,更奢靡的權貴人家餐具都是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