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孫倆齊齊朝聲源望去——
一個穿着工作服的快遞員。
“麻煩你簽收一下。”
是前幾天定制的牌匾。
怕磕着碰着,莊凝冬讓快遞小哥幫忙把它搬到屋裡的一角。
三兩下拆開後,一張又新又亮的暗色牌匾露出來,顔色恢弘大氣,“莊記飯館”這幾個大字飄逸灑脫,非常好看。
奶奶看了也不斷誇贊。
牌子到了就可以挑個日子正式營業了。
奶奶興緻沖沖地拿出黃曆,戴上老花鏡,認真挑着好日子。
“我看這周六就不錯。”
莊凝冬彎起眉眼:“奶奶說哪天就哪天。”
就這麼定了周六正式開業。
之前忙着研究荷香雞的配方,手剝筍的事還沒着落呢。
上次李奶奶送來的那批筍就不錯,莊凝冬準備去問問她有沒有貨源。
下午三點多,莊記的木質門被打開。
莊凝冬從裡面走出來,去了李奶奶家。
“你來得正好。”
聽莊凝冬說明來意,李奶奶一陣欣喜:“我正要去找你說這件事呢。”
原來上次給李奶奶送水筍的朋友就是賣筍的。
這種細長的筍一年四季都有,滿山頭都是,隻要想去扯,随便都能扯到好幾頓。
也正因為如此,這類筍貶值。
谷賤傷農。
哪怕李奶奶的朋友将水筍的定價降到了兩塊錢,也依舊賣不出去多少,上次就是剩了一大堆。
正好莊凝冬有需求,通過李奶奶的介紹,兩方碰了面。
賣水筍的是一對年齡在五十左右的中年夫婦,姓鄭,他們看到要跟他們合作的人是這麼年輕,一個小姑娘後,都不由得愣住了。
“真是後生可畏啊!”鄭叔笑了笑。
一番寒暄過後,雙方直入主題。
鄭嬸問他:“你每天大概需要多少?”
莊凝冬說了一個數,鄭叔鄭嬸,兩人再次一愣:
他們兩人有時候賣個三四天都沒賣出這麼多,她的生意真有那麼好?
要不是熟人介紹,他們兩人差點都要以為是騙子了。
“沒問題,沒問題!”鄭叔忙不疊應道,他還真怕對方後悔。
莊凝冬說:“不過我還有一個要求。”
鄭嬸:“你說。”
“送過來的筍要幫我剝掉根部那裡的兩節殼。”莊凝冬溫聲道:“我可以按市場價格跟你們買。”
要貨數量多,而且還不用把殼全剝掉,處理算簡單了,就這還不壓價,可真是天大的餡餅。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鄭氏夫婦反倒過意不去了,非要便宜一點賣給莊凝冬,說是看在李奶奶的面子上,讓她怎麼也得接受。
話說到了這份上,莊凝冬默了默,隻得道:“那好吧。”
兩方就這麼說定。
晚上店鋪剛打烊,後院響起一陣三輪車的聲音。
鄭氏夫婦這就把筍運過來了。
用一隻隻蛇皮袋裝着,整齊地擺在後院裡。
挑開袋口,借着院子幽暗的燈光看,還能聞到一陣山林間的氣息,分明是下午談好合作後就立馬去扯的。
送走鄭氏夫婦,莊凝冬開始處理這一大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