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象征着東漢王朝最高建築水平的城池背依邙山、南臨雒水,山南水北謂之陽,故而得名為“雒陽”。而由于其地勢北高南低,站在城門處便隐隐可以看見那座壯闊恢弘的北宮。
……但她身後風餐露宿多日的大兄弟們急需休整,眼下并不适合駐足欣賞皇家建築群,城門處守衛也不允許他們駐足于此。
“去去去,”守衛士兵趕蒼蠅般朝他們揮手,“流民不許進城,那邊待着去!”
“……我們是豫州派來的官兵!不是流民!”光榮晉升為牙旗兵的肖草伸臂将皺巴又卷邊的大纛(dào)鋪展,“你瞧,大纛上明明白白繡着‘豫州’二字呢!”
“什麼東西?”守衛皺眉辨認。
“這什麼字?”另一守衛走過來。
“豫州,豫州兩個字你們看不懂嗎?”談道笙耐心告罄,指着背後的大纛揚聲喊道:“豫——州——懂……”
她的聲音戛然而止,原本正排隊等候入城的百姓們好奇地扭過頭,便恰巧看到這位小将軍過于奇異複雜的面色。
“肖草!”談道笙壓低聲線,“旗子舉反了你知道嗎?!”
肖草顯然是不知道的,還很無辜地朝她眨巴眨巴眼睛,并且絲毫沒有為“舉着個反旗從谯縣一路走到雒陽”這樣的社死場面感到尴尬,并且學着她那樣壓低聲線,“将軍,他們也不一定識字啊。”
……好像有點兒道理。
談道笙重新指上大纛,“這個字念‘豫’,下面那個是‘州’,連起來就是‘豫州’。”
兩名守衛将信将疑,“既是豫州的官兵,來雒陽做甚?”
“陛下傳令各地募兵充入西園,爾等未曾聽聞?”
“西園軍?”兩名守衛嘀嘀咕咕一陣,再擡頭時的表情明顯比方才更加不友好,“西園軍又如何?有什麼好神氣的!”
……?
瞧瞧他們這灰頭土臉的樣子,哪裡神氣了!
“沒有我家将軍的命令,任何隊伍——就算是西園軍也不能進城!”守衛朝她揮揮手,“隻準你一個人進去。”
……那好吧。
雒陽城南北長約九裡,東西寬約六裡,換算成她所熟悉的計量單位的話,城内面積就是大約9.5平方公裡,還不及長安城的三分之一。
而作為東漢王朝的都城,城内各區域劃分大緻如下:
城北是貴人們的居所和辦公地點,北宮、永安宮、西園以及各位公卿世家聚集的高檔小區“步廣裡”和“永和裡”皆坐落于此;城南亦是貴人們的居所和辦公地點,天子目前所居住的南宮以及司空、司徒、太尉三府便在此處;
……總之經過貴人們這樣那樣一劃分,本就不大的雒陽城所餘面積幾乎屈指可數,滿打滿算也就剩下西南方廣陽門那點兒空隙了——雒陽城裡的平民們隻能在此處安家。
廣陽門裡的建築與谯縣居民區相差無幾,并沒有因為位于京都的緣故而豪華幾分,因此談道笙就覺得很熟悉很親切,因此她就很自然地随機挑選一位雒陽人民來問路,“勞駕,去西園要怎麼走啊?”
而在聽到“西園”二字時,原本一團和氣的老伯忽得斂了神色,枯瘦單薄的背脊顫巍巍彎折下去,吓得談道笙猛地後退兩步避開,“老伯,您您您這是做甚?!”
老伯詫異地擡眼,但還是莫名恭敬,“回貴人的話,您隻一路朝北走便能看到了。”
這這這,她哪是什麼貴人啊。
談道笙渾身别扭得不行,隻好彎腰給老伯回一禮道句謝,便匆匆忙忙轉身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