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和光被自家兒子感人的學習成果逗笑了,一把将安安抱在懷裡:“好了好了别念了,你長明叔叔說很想你,還給你寄了可以糖票,你明天後天翻字典給他回封信。”
安安聽到“糖票”就開心地拍手稱好,鑽到房間裡去翻字典了。
虞巧兒看着莊和光拿着筆寫了又劃掉,提議做點特産寄回省城,于是莊和光跑去虞家喊上了自己的大舅子做幫手,兩人去漁民那裡收了足足二十斤海蛎子回來,也就是俗話說的生蚝。
州口島最多的就是海鮮,但是就算是冬天新鮮海鮮寄過去也沒法吃了,所有虞巧兒打算做兩罐耗油跟海鮮醬。
虞大力一聽是要寄給莊和光在省城的兄弟,幹起活來感覺有使不完的勁,開生蚝取肉達到了驚人的速度,後世流水線的機器未必能有他這麼快。
二十斤生蚝去殼之後就隻剩四斤多生蚝肉,虞大力将所有挑出來的肉放在一個大盆裡面,往裡加鹽跟生粉好清洗出雜質。
趁着泡水的功夫,虞大力又跑回虞家院子拿來了兩罐虞建國自制的豆醬,還有一小瓶楊玉蘭自己釀的楊梅酒。
莊和光自小被顧師長收養,所以顧家也算得上是虞巧兒的婆家,一聽說是要給顧家寄東西,楊玉蘭跟虞建國簡直慌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在家急得團團轉,隻能先拿出來一笑而自己做的東西,雖然算不上珍貴,但好歹能讓人家嘗個稀奇。
虞巧兒指揮虞大力将清洗幹淨的生蚝肉倒進鍋裡,再往裡倒入少量的清水,開中火熬煮,水開之後虞巧兒将火轉成小火,隻偶爾翻動防止糊鍋。
煮到生蚝肉明顯變小,湯汁也開始濃郁,廚房跟院子裡都是濃郁的海鮮味,虞大力才挨個将生蚝肉撈起來。
撈出來的生蚝肉交給虞巧兒,她将生蚝肉剁碎放到一旁備用,然後另起一鍋開始做海鮮醬。
一排擺開的小飯碗裡放着泡好的鱿魚絲、香菇碎、瑤柱碎還有蝦米。
油熱之後虞巧兒往鍋裡依次放入鱿魚絲,生蚝肉、瑤柱碎跟蝦米,最後才将味道最霸道的香菇倒進去,伴随着鍋鏟不斷翻動的聲音,所有海鮮醬的底料已經炒制完畢,虞巧兒将炸的金黃的底料都盛出來。
就着鍋中剩的底油倒入滿滿一飯碗的蒜末,蒜末炸的微微發焦的時候,香味也無孔不入地鑽進了每個人的鼻子,隔壁院子裡看書的許秀雲聞着這味道已經打定主意要來蹭飯了。
蒜末之後是洋蔥末跟剁辣椒,炸個十秒再往裡面放虞氏豆醬,然後往裡面倒一碗清水,用鍋鏟翻拌均勻之後再放炸好的底料。炒制一分鐘左右,鮮香開胃的萬能下飯神奇海鮮醬就完成了。
虞巧兒将新鮮出爐的海鮮醬裝罐,因為生蚝肉太足了,所以裝完兩個小玻璃罐還剩不少,她決定晚上就拿這個醬下點面條吃。
而另一邊,原本乳白色的湯汁在虞大力的調制下已經變成了焦糖色的油膏,等待油膏開始顔色朝着褐色發展,而且逐漸粘稠之後,虞大力才将火熄滅,用鋁制的漏鬥盡數将蚝油裝進洗幹淨的酒瓶裡,然後細心的封好瓶口。
虞建國跟何玉蘭也趕在晚飯前送來了自己做的海苔米餅,一個一輩子隻琢磨吃食的廚子,挖空心思一下午總算想出來一個既方便儲存長途運輸、又還算拿得出手的小零食。
其實不用這麼趕的,虞巧兒原本還計劃等明天請秀雲給縫兩頂毛氈帽,到時候再一起寄過去。
實在是虞建國跟何玉蘭第一次聽說莊和光還有這麼一個兄弟,自家又實在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可以回禮,才會這樣慌慌張張。
莊和光在一家子熱熱鬧鬧争論着還能再回寄哪些東西的聲音中開始寫信,提筆卻開始寫海鮮醬跟蚝油該怎麼吃、搭配哪些菜,完事還往信封裡塞了兩張安安寫的大字,分别寫着“莊平安”、“爺爺”、“叔叔”還有“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