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87章 太子人選緩兵之計 皇後籌謀螟蛉養子

第87章 太子人選緩兵之計 皇後籌謀螟蛉養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如意懷孕的事情就像是眼下大唐這片汪洋翻湧間的一個小小的浪花,隻是很短的時間便已經沒人關注,畢竟這樣沒有名分的宮人和皇子,李治已經有了三個,所以多這一個也沒人在意。

現在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個大局就是太子人選的東宮之争,往小了說,這是改變長孫無忌獨攬大權的機會,掌握了東宮就有了跟長孫無忌分庭抗禮的資本,往大了說,一旦太子成為日後的皇帝,那所有的支持者都會成為從龍之臣,到時候地位,權力那就是囊中之物,這甚至關系着一個家族幾十年的命運。

當前所有事都沒有這件事重要,與之相比,皇帝後宮一個普通的宮人懷孕算什麼?雖然有記性比較好的大臣想起了這個名叫“如意”的宮人,好像去年她的進宮還在朝堂上被大家讨論過,但也隻是簡單的念叨了幾句就把這件事翻過去,大家過去看不起這個女人,現在依然不會改變觀念。

至于太子人選的紛争,根據朝臣去年的約定,會在今年太宗皇帝三年國喪期結束之後議定,這也是衆人在去年就預埋下的伏筆,所以現在大家磨拳霍霍,就等着國喪期結束了。

對此所有人雖然還保持着明面上的平靜,實則私下已經不知道勾連了多少回,各個家族,諸多朝臣以及皇親國戚,都在跟自己相近的人走動,整個長安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蜘蛛網,盤絲錯節。

尤其是皇親以高陽公主為首的宗室和以監國長孫無忌為首的外戚,他們是這次争鬥的核心,畢竟這是東宮之争,有資格競争太子之位的隻有皇後王婠和淑妃蕭未央,這樣不管是王婠、蕭未央還是其他涉及到其中的大臣們,都會謹慎的選擇自己的站隊方向,高陽公主的驸馬府和長孫無忌的相府每天都是門庭若市,都是各種投誠、示好,畢竟現在局面已經逐漸明朗,隻有這兩方人馬才會是這次紛争的入局者,想要分一杯羹隻能在這裡入局。

這也得益于李世民為自己的兒子留下的良好的根基,如果沒有李世民對世家多年的打壓,讓世家失去了過往的龐大話語權,這時候會暗流湧動的就不隻有這兩方了。

當然,從現實來看,淑妃蕭未央在這一場太子之位的競逐中占據着絕對的上風,因為她有名正言順的皇子傍身,而皇後王婠經過一年的血拼,懷孕計劃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她既然沒有兒子,也就必然屈居下風。

這也就是王婠眼下最大的難題,并且是避不開的難題,所以在王婠和王家,母親柳氏,舅舅柳奭的千思萬想之下,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沒有孩子,她就要對蕭未央束手投降;沒有太子,她的皇後之位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所以她必須要有孩子,但是眼下她已經沒有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于是王婠決定螟蛉養子,她決定收養一個孩子,這樣她跟蕭未央還有一戰之力。

至于收養這個孩子的人選,王婠也有自己的打算。

前面說過,李治現在名正言順的妃嫔生的孩子隻有淑妃蕭未央的一子二女,長女義陽公主李下玉,次女高安公主李萱岑,以及皇子李素節。

所以蕭未央才想要憑借自己這個唯一正統的皇子兒子謀奪太子的位子,從名分上來說李素節也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選,這也是高陽公主作為宗室會支持蕭未央的原因。

但實際上李素節隻是李治的第四子,他前面還有三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哥哥,分别是李忠、李孝和李上金,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三個皇子的生母并不是被李治正式冊封的後宮妃嫔,而是前面說的李治的三個性啟蒙宮女:宮人劉氏生皇子李忠,宮人鄭氏生皇子李孝,宮人楊氏生皇子李上金,究于此,所以這三個皇子空有皇子的身份,而在名分上就略顯不足,所以沒人會把他們三個看做是真正的皇子。

就像很多人不把如意懷孕這件事放在眼裡也是一樣的道理,現在如意的身份也隻是一個普通的宮人,她就算是生下了孩子,也隻是這三個“皇子”一樣的待遇,所以不管是她進宮還是懷孕,真正在意的人并沒有幾個,王婠敢把她拉進宮當做自己針對蕭未央的工具也是這個原因,如意的身份不會對她造成威脅。

現在王婠隻是嫉恨自己沒有懷孕,而如意偏偏懷孕,蕭未央則是多年的宿怨,也就都不想她懷孕。

所以王婠考慮的養子人選就是在這三個有名無分的皇子中收養一個,當做自己的孩子,用這個孩子來跟蕭未央的兒子李素節競逐太子之位,就像她找來如意針對蕭未央一樣,現在她又想找來一個養子針對蕭未央的兒子。

這個辦法最大的難題在于,王婠可以,收養,孩子,李世民的長孫皇後一樣收養過孩子,可是就算王婠貴為皇後,想把一個養子推上太子之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個養子,何德何能會被大家接受榮登大寶?畢竟太子是一國之儲君,不但講究一個身份,更講究一個名分,所以這件事不是王婠想一想就可以實現的。

第一個問題就是在李忠、李孝、李上金三人中選誰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對于王婠來說是無關緊要,畢竟都是養子,或者說王婠隻是在選擇一個傀儡,也是一個應對眼下朝堂決議太子人選的權宜之計。

或者說王婠打心底裡還有這一絲自己生孩子的幻想,萬一呢?畢竟哪怕是現在,王婠都還隻是二十出頭的年齡,她還有大把的時間創造奇迹,她怎麼甘心一輩子生不出孩子?所以現在的太子人選也是她的一個緩兵之計。

這樣的話,其實選誰都一樣,但這并不是做給王婠自己看的,她還需要說服朝臣接受這樣的人選,所以王婠就把握住了一條,立嫡立長,反正除了皇後自己的生的孩子,都算是庶出皇子,哪怕蕭未央是被正經冊封的妃嫔,有着更正式的名分,但從廣義上來說,她的孩子一樣是庶出,王婠這就是在摳字眼,甚至是在擡杠,普通宮女生的孩子怎麼可能比得過正宮娘娘生的孩子?但在這件事上面王婠就是要胡攪蠻纏。

王婠就抓住了這兩點,大家都是庶生皇子,那就應該立嫡立長,皇上既然要冊封太子,那也應該把皇上的嫡長子李忠考慮在内,李忠有皇子的身份,雖然皇子的名分上有欠缺,但如果皇後來收養李忠就可以彌補這個缺陷,這樣皇後螟蛉養子,李忠也算有了一定的名分。

在王婠見到李忠的時候,李忠此時還是一個年僅八歲的孩子,生母劉氏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得到皇後娘娘的诏令,并且讓她帶着自己的孩子過來,劉氏不敢不從,她還不知道一會兒會有一件天大的好事等着她的兒子:太子之位!

的确是天大的好事,這是劉氏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

李忠跟着自己的生母劉氏拘謹的向高高在上的皇後娘娘行禮,雖然名義上來說皇後是後宮所有皇子的母親,也就是說李忠見到王婠還是可以稱呼一聲母後,但李忠長到現在八歲,能見到王婠的機會都屈指可數,畢竟他的生母劉氏隻是一個卑微的宮人,她為李治生了一個皇子,隻能保她衣食無憂,卻不可能給她榮華富貴,身份卑賤是根由。

王婠此時和藹的看着站在下面的母子二人,在二人行禮過後趕緊讓身邊的宮婢招待劉氏母子安坐下來,畢竟她接下來說的話太過驚人,萬一劉氏一個吃驚撐不住坐在地上就有失禮儀了。

劉氏帶着李忠忐忑的看着上首的皇後娘娘,她跟王婠的身份差距用高山仰止都不足以形容,所以她也就不敢妄加猜測皇後的心思,李忠倒是不太認生,或者說童心未眠,初生牛犢不怕虎,見到宮婢端過來的各種吃食興緻勃勃。

王婠開始跟劉氏拉拉家常。

什麼在宮裡過得挺好吧,劉氏趕緊點頭應是。其實好個屁,她作為李治的性啟蒙老師,也就是剛開始見過李治幾次,後來她生了李忠之後,哪還有機會見到李治,這能算好?但這就是她這種人的命運。

什麼大家都是皇上的女人,平時應該多走動走動,劉氏趕緊回應:皇後娘娘平日裡太忙,沒什麼大事也就不便打攪。其實這也是屁話,劉氏的身份恐怕還沒有皇後鳳儀宮的婢女高,就算是過來請安都不一定允許進來,來幹嘛?劉氏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

這樣王婠在上面說着,下面的劉氏捧着,倒也其樂融融。

說着說着王婠就說到了李忠身上,畢竟她今天叫劉氏過來就是說這件事的,王婠笑着道:“你看這孩子還真聰明,一點也不認生,過來讓本宮看看你。”

劉氏聞言趕緊起身想帶着自己的孩子“給”皇後娘娘看一看,可是王婠的宮婢馬上就迎了過來,笑着接過了劉氏手中的孩子道:“娘娘,我來吧。”

劉氏被宮婢一聲“娘娘”吓了一跳,什麼時候她也能被稱呼為娘娘了?這不得三品往上才能享用啊?并且還是被皇後身邊的宮婢叫娘娘,要知道皇後身邊的近侍說是宮婢,其實也是後宮的女官,權力極大,就算是二品的妃嫔也要看她們的臉色,劉氏更是惹不起,她隻當這是一種恭維,也就說道:“忠兒,聽話,到皇後娘娘身邊去。”然後放手看着宮婢帶着李忠走到王婠身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