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的死可謂是一道驚雷震驚了整個大唐朝堂,宗室和長孫無忌還在因為他回歸的事吵得不可開交,可謂是水火不容,結果作為旋渦核心的李泰就這麼突然的死了?試問誰能一下子接受這樣的結果?所以大家蒙了也在常理之中,但眼下已經不是發蒙的時候,李泰一死局已破,現在所有人都需要面對的是接下來的收拾殘局,長孫無忌有事要忙,荊王李元景代表的宗室一樣要忙,所以在内侍監宣布辍朝之後,所有人從宣政殿魚貫而出,然後三三兩兩的走到一起離開。
随着各位朝臣離開皇宮,李泰薨逝的消息就在最短的時間席卷了整個長安城的有心之人,比如高陽公主,荊王等幾位宗室退朝之後并沒有各回各家,而是默契的來到高陽公主的府上,齊聚一堂共商此事。
濮王薨逝的消息不止擾動了長安城的那些高牆大院,在市裡坊間,街頭巷尾一樣被大家談論,畢竟不久之前大家還熱衷于讨論這個多年前聲名灌耳的魏王李泰,隻是沒想到不久前才興緻勃勃的讨論的人就這樣的無聲無息的去世了?
隻是不管是怎樣的紛鬧似乎都沒有影響到感業寺裡的如意,因為如意遇到了自己更大劫難。
如意之前選擇離開皇宮,離開李治,因為她受到了高陽公主的威脅,她為了回報李治對自己的鐘愛,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所以選擇了這條取死之道的不歸路,重新回到感業寺她就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對此她不後悔,但現在她很恐慌,因為她害怕了。
在重新回到感業寺之後,如意本來是想安靜的等待高陽公主對自己的牽罪,另外再加上蕭未央的報複,但在數月之前,也就是如意剛剛回到感業寺不久之後,如意某一天忽然有了惡心嘔吐的反應,開始的時候她還以為是自己來到感業寺之後的勞累不适應,但接連幾天的反應讓她明白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她感覺自己懷孕了。
在如意離開後宮之前她還是李治的獨寵,但她卻沒有想到自己在剛剛生下第一個皇子李弘不久之後就能再次懷孕,要知道在她生孩子之前,李治上位之後的後宮可是一無所出,誰敢想象如意能一年接一個的懷孕?所以自己現在懷孕一樣出乎如意的意料。
這樣的結果讓如意在知道自己懷孕之後就開始害怕,這就是世事無常,她不曾想到自己為第一個孩子選擇了一條活路,卻會陰差陽錯斷了自己肚子裡孩子的活路?雖然她肚子裡的這個孩子是意外降臨,眼前這樣的抉擇讓如意心如刀絞,她怎麼可以讓肚子裡的孩子陪着自己等待死亡?這個孩子來得不是時候,難道這就是她的命運?
如意心有不甘,她自己可以死,但她未出生的孩子不該是這樣的命運,為此她日日在夜裡以淚洗面,她想改變這樣的命運,最起碼要挽救肚子裡孩子的命,如果可以的話,她不惜舍棄自己的命。
如意首先做的就是想方設法掩蓋自己懷孕的事情,現在她還能活着不代表她沒有了潛藏的危險,隻是因為高陽公主還沒有騰出手來針對她,蕭未央也是一樣的道理,她們隻是在等待一個時機,她們安排的下人時常都會在這裡盯着如意,她不能暴露。
還好寺尼的僧衣足夠寬大,如意懷孕初期的表現可以被掩藏,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如意已經開始顯懷,對她的日常生活也帶來了不便之處,如意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端倪,就不得不忍着疼痛用布條纏住自己的肚子,可是這樣做頂多是藏一天算一天,拖一天算一天,并不能确實解決這個危機,所以如意還是需要想一個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辦法,不然她肚子裡的孩子還是躲不開必死的局面,因為拖是拖不過的,總有瞞不住的那一天。
感業寺本就是她給自己選的一條死路,這不是她的本意,但她當初沒有選擇,隻能慷慨赴死,現在她為了肚子裡的孩子又必須覓的一絲生機,思來想去,如意發現自己并沒有太多的選擇,直到現在她在長安城都算是舉目無親,娘親楊氏跟着姐姐去了洛陽城,舅舅楊師道早就去世多年,如意自從十三歲進宮也相當于與世隔絕,所以她能有什麼選擇?
最終如意還是決定求助于皇後王婠,這是她能夠想到的唯一的辦法,或者說是唯二的辦法,如意也可以去求助于皇帝李治,做皇帝的一旦開口她肯定跟保住肚子裡的孩子,但她離開後宮本就是為了減少李治現在面對的麻煩,如果再去求助李治,那她重新回到感業寺這一步棋就會功虧一篑,她還是會成為高陽公主針對李治的漏洞,所以如意不能做麼做,雖然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最大,那麼求助于皇後就成了她唯一的選擇。
如意決定把自己懷孕的事情寫信求助王婠,為今之計,她即不能出現在人前被高陽公主當槍使,又想保住自己的孩子,那就隻能躲或者跑,這也是如意求助王婠的原因,因為她一直在高陽公主和蕭未央的眼線監控之下,她不管想躲起來還是跑出去,都需要王婠的幫助,畢竟她的對手是位高權重的高陽公主和蕭未央,除了地位更高的王婠沒人能擋得住。
于是如意在寫好書信後趁着一次夜色把信送到了宮門口的守衛手中,她現在進不去皇宮,也不敢在白天抛頭露面,即使是面對守衛她不敢多做言語,隻說是皇後娘娘的故人,希望把這封信送到皇後娘娘手中,然後她沒有多做久留就轉身離開。
隻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如意的等待也越來越焦急,因為她送給王婠的信可謂是杳無音信,王婠對她的求助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就像王婠從來都沒有接到她的書信一樣。
如意不禁懷疑是不是有人截留了自己給寫給王婠的信?可是王婠貴為母儀天下的皇後,誰敢中途截留她的書信?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也就代表王婠作為皇後,現在的處境并不好,甚至被人控制了于外界溝通的能力?那這樣是不是也代表着作為皇上的李治現在也處于這樣的困境?這都是如意現在考慮的問題,因為這關系到她和肚子裡孩子的生死存亡,不由她不多想。
事實真的是如意猜想的這種不利的局面嗎?難道王婠真的沒有接到如意的求助?
并不是。
如意懷孕的時間恰好是宗室和長孫無忌因為李泰的事朝争激戰正酣的時候,即使長孫無忌居于下風,但也并沒有對李治和王婠産生太大的影響,如意的書信也被順利的傳到了王婠的手中,也就是說王婠知道了如意向自己的求助。
那王婠既然知道如意因為懷孕向自己求援,又怎麼會對此沒有一點反應呢?
王婠自然有自己的考慮。
首要原因就是如意認為王婠可以是自己的依靠,因為她是皇後,自己的孩子李弘現在是王婠的孩子,如意願意再把現在肚子裡的這個孩子也交給王婠,可是對于王婠來說,如意從始至終都隻是她對付蕭未央的一枚棋子,所以對于如意的求助,王婠考慮的是如意現在還有沒有作為一枚棋子的作用,很顯然已經不需要,王婠現在已經不用如意再去跟蕭未央争寵,因為現在的太子李忠是王婠名義上額養子,就算李治不中意李忠繼位,那王婠手中還有更合适的李弘,眼下優勢盡在王婠,那麼如意作為棋子就失去了她應有的意義,王婠又何必去幫她?這是其一。
還有就是王婠的嫉妒心,在李治獨寵如意之前,李治獨寵蕭未央,偏偏沒有她這個皇後的事兒,王婠也是女人,自然會有身為女人的嫉妒心,她嫉妒曾經蕭未央,後來嫉妒如意,隻不過之前如意是她找來跟蕭未央争寵的人,所以才會對如意強加忍耐,所以逼着如意離開皇宮就是眼不見為淨,她怎麼可能再讓如意有回來的可能性,自然也是不想幫助如意。
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如意居然又懷孕了?這個卑賤的女人憑什麼?這才是王婠難以容忍的地方,她從作為李治的太子妃開始,十幾年的時間,一直都沒有懷孕,這期間她想了多少辦法?吃了多少藥?紮了多少針?遭受了多少流言蜚語?可謂是用盡了心思、丢盡了顔面,但依舊沒有懷孕,如意這個低賤的女人算什麼東西?進宮滿打滿算也就兩年多的時間,現在剛剛生下第一個孩子不久就能再次懷孕?她憑什麼?這是王婠對如意憤憤不平的地方,這其中有王婠對如意的仇恨,也就有了讓如意去死的心思,既然高陽公主和蕭未央都想做這件事,那王婠不介意裝聾作啞,這種事她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所以對于如意的求助王婠就當做沒有發生,也沒有把如意懷孕的事告訴李治。
不但如此,王婠還會對蕭未央的報複推波助瀾,如意的求助信是偷偷送來的,所以王婠敢肯定蕭未央現在還不知道如意懷孕的事,既然這樣,那王婠不介意把蕭未央當做棋子去做這件事,也就安排人借助夜色把如意懷孕的消息寫在布帛上扔進了蕭未央的處所,王婠不相信蕭未央對這個消息會無動于衷,不管這個消息是真是假,蕭未央都會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