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蕭未央現場被抓的時候王婠心裡還抱着那一絲絲求生的本能,還有一個聽天由命李弘會死的指望支撐她堅持下來,那麼現在王婠已經失去了生的方向。
至于長孫無忌說的什麼讓她去收拾首尾的事,王婠也已經無心去做,她相信就算自己不做長孫無忌也不會拿自己怎樣,因為她還有被利用的價值。
而身在内廷獄中的蕭未央在聽到李弘蘇醒的消息的時候則是感覺到絕望,不僅是為自己的兒子李素節絕望,李弘還活着就代表李素節完全失去了太子之位;蕭未央也為自己絕望,現在她已經是謀害李弘的階下囚,李弘沒死,她期望的以太子生母的身份走出牢獄也就成了不可能實現的泡影,反之還成了王婠嘴裡的聽天由命失敗,就是必死的結局,蕭未央不想死。
蕭未央又想起了自己對王婠的威脅,并且蕭未央不相信王婠不怕死,所以王婠隻要是想要活下去就要救自己,兩個人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兩個人的生死就是唇寒齒亡,應該是這樣的吧?蕭未央不敢肯定,但現在她隻能這麼想,隻有這麼想她才能安慰自己。
結果蕭未央沒有等到王婠的搭救,卻等到了褚遂良的提審。
蕭未央沒想到這一次的提審會這麼快,在李弘蘇醒不久就開始,這讓她有些不妙的預感,似乎有些急于定案的意思。
褚遂良的所言所行也确認了蕭未央的想法,因為經過褚遂良的調查,以及對中秋當晚所有參加宴會的後宮妃嫔的檢驗,已經認定用巫蠱之術謀害李弘的元兇就是淑妃蕭未央,作為案件的兇器荷包就是歸蕭未央所有,沒有分歧。
蕭未央聽着褚遂良的話頓時感覺天崩地裂,褚遂良的意思是自己就是謀害李弘的兇手,可是自己不是啊,這件事從頭到尾王婠都是知道的,自己頂多算是參與者,所以現在自己怎麼就成了兇手了,唯一的解釋就是自己成了這件事的替罪羊,就和當初的劉賢妃一樣,成了皇後的替罪羊!所以自己也會成為替死鬼!
王婠這個賤人!她在哪?讓她來見我!
蕭未央怒而喊出這句話。
然後蕭未央又喊道:“褚遂良,你憑什麼審問我,我是皇上的淑妃,你不能審我,我要見皇上,我要告訴皇上我是冤枉的,我要見皇上!”
在知道自己會成為謀害李弘這件事的替死鬼之後蕭未央從一開始的絕望成為徹底的絕望,因為王婠作為蕭未央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指望不上,蕭未央那就是必死無疑。
蕭未央不想死,這時候她想到了自己的兩個女兒和兒子李素節,他們還小,他們不能沒有娘,所以自己一定要活着回去,哪怕出賣王婠!
可惜褚遂良打破了蕭未央最後一絲幻想:“臣是皇上特别安排的審理皇子李弘被害案件的主官之一,自然就有審問淑妃娘娘的權力,至于淑妃娘娘想要見的皇後娘娘?隻怕是沒有機會了,皇後娘娘因為治下疏忽,才導緻了皇子李弘被害事件的發生,并且不止一次,還有上一次安思定公主被害一案,也是由于皇後娘娘的疏忽所緻,所以按照監國大人的意思,皇後娘娘從即時起已經被監禁在鳳儀宮不準踏出半步,淑妃娘娘想見也見不到了。”
蕭未央一聽自己是謀害李弘的元兇,真正的元兇王婠反而隻是一個治下不嚴?這算什麼?一旦自己被坐實了謀害李弘的罪行隻怕就是個死,劉賢妃就是先例,可是王婠僅僅就是被處罰禁足?又是禁足?王婠除了被處罰關禁閉還能有什麼?秋祭前王婠才從鳳儀宮的禁閉中出來吧?誰知道這一次會關多久就會被放出來?但自己丢的卻是命?蕭未央不能接受。
實際上王婠的處境并沒有蕭未央想象中的好,因為這一次的禁足不同以往,之前王婠被李治禁足在鳳儀宮内是李治的口谕,卻并沒有“強制執行”,因為李治的口谕就是聖旨,每個人都必須自覺遵守,不然就是違逆聖旨,所以即使沒有人監督這件事也少有人有這個膽子違逆聖旨,王婠就是形式上自己禁足自己,結果就是王婠還能偷偷的跑出去和蕭未央聯手密謀。
隻是這一次王婠被長孫無忌禁足卻完全不一樣,長孫無忌更換了王婠身邊所有的侍婢,隻留下王婠貼身的一個侍婢照顧王婠的生活,而那些新來的侍婢都是長孫無忌從罪妃的掖庭選出,她們隻聽長孫無忌的命令,并且在鳳儀宮的門口處也開始有守衛看守,所以與其說王婠是被禁足,不如說是被關押,說禁足隻是為了皇後的顔面而已,鳳儀宮就是關押王婠的牢房,這就是王婠現在的處境,并沒有蕭未央想象中的美好。
王婠憤怒的看着自己身邊面無表情的新侍女們,長孫無忌更換了她身邊的侍婢,就像是一層一層剝開了王婠的尊嚴,要知道鳳儀宮的很多侍婢都是王婠嫁到李治太子府時并州王氏陪嫁過來的家族侍女,還有一些是陪伴王婠一起長大的,從太子府到現在這些人都已經跟着王婠十幾年的時間,這些人卻被長孫無忌說換就換,這是完全沒有把王婠這個皇後的顔面放在眼裡。
可是這就是現實,王婠這個皇後本來依靠的人就是長孫無忌,她才能在自己沒有生育皇子的情況下穩坐皇後之位這麼多年,換句話說就連李治都拿長孫無忌沒辦法,區區一個皇後又能怎麼樣?所以王婠隻能無能狂怒。
她一邊用手裡能拿到的東西扔向這些新來的侍婢,砸在侍婢的身上,一邊怒罵着“滾,你們從哪來滾哪去,本宮不需要你們。”
那些來自掖庭的罪妃不敢對皇後娘娘言語,隻能默默的收拾起王婠随意丢棄的東西,她們這樣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樣子讓王婠更加氣憤,就像她的拳頭打在了棉花上,也像她活在一堆啞巴中間,這就是對王婠的精神折磨。
王婠知道自己以後都不可能有自由可言,長孫無忌的禁閉不同于李治的禁閉,王婠知道長孫無忌不殺自己的原因,就是因為現在長孫德妃還沒有誕下李治的皇子,德妃還不能取代自己,所以長孫無忌需要自己存在,需要自己活着占據皇後之位,然後為德妃取代自己做準備,可是王婠知道德妃和自己一樣是永遠都不可能懷孕的,所以自己要被長孫無忌關一輩子?!這是把王婠像一個犯人一樣對待,王婠已經成了長孫無忌的階下囚,隻不過牢獄是王婠自己的鳳儀宮。
這還哪是什麼皇後?簡直就是長孫無忌的籠中雀,不同于王婠當年為李治把如意金屋藏嬌,那是藏,現在自己卻是囚,想到這裡王婠又開始喊:“讓長孫無忌殺了我吧,哈哈,誰還不知道他的心思!長孫無忌,你敢殺我嗎?哈哈,你殺了我吧。”
長孫無忌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處理好蕭未央和王婠的事之後,也就準備把這件事的處理結果前去告訴李治。
長孫無忌處理蕭未央和王婠二人的動作非常快,快到這時候李治還在禦醫院看着自己醒過來的兒子,李治還不知道在他開心的看着李弘的這段時間内長孫無忌已經把之前兩天還“有衆多嫌疑”的謀害皇子李弘案結案,并且人證物證俱全。
所以李治驚訝的看着前來禦醫院向自己訴說案情的舅舅,這也太有點快了吧,跟自己前腳後腳的事,李弘前腳剛醒,長孫無忌就結案了?
長孫無忌不管李治的想法,他直接說了案情,其實哪有什麼案情,都是李治知道的事,其中藏有巫蠱之術的荷包就是蕭淑妃的,所以意圖謀害李弘的就是蕭淑妃,動機就是蕭淑妃想要自己的兒子李素節做太子,幸好蕭淑妃當時就被武賢妃人贓并獲,在這樣的證據下蕭淑妃對罪狀供認不諱。
長孫無忌說到這裡李治點頭表示認同。
然後長孫無忌又說到了皇後王婠的責任:皇後娘娘作為後宮之主,本該好好管理後宮衆妃嫔,但是卻接連發生安思定公主和皇子李弘被害之事,這是皇後的失職,長孫無忌建議對皇後施以禁足鳳儀宮的處罰;還有就是中秋宴會當日人多眼雜,伺候在皇後身邊的侍婢未必就沒有問題,所以自己在來之前已經從掖庭找了一批侍女來侍奉皇後娘娘,皇後原先的侍婢就看皇上怎麼處置。
李治不知道這麼短的時間長孫無忌已經把所有事處理妥當,隻是李治還是感覺有一些奇怪,以及不舒服,長孫無忌事情都處理完才來告訴自己,這是請示還是通告?到底這些事應該誰來做主?還有就是蕭淑妃和皇後都是自己的妃嫔,就這樣簡單被長孫無忌處置?
這時候反倒是李治認為這件事處理的有“諸多嫌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