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186章 難抉擇夫妻百日恩 為求生淑妃凄苦情

第186章 難抉擇夫妻百日恩 為求生淑妃凄苦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治也沒想到自己讓長孫無忌調查李弘被巫蠱之術謀害的事,最後的結果會是淑妃入獄,皇後幽禁,長孫無忌在細說案件的時候李治聽着很有道理,隻是到了長孫無忌詢問李治如何處置的時候,李治反而有了一些猶豫。

是啊,如何處置?

在長孫無忌沒有調查出真相的時候,李治是憤怒的,是要殺人償命的,可是真的到了真相大白的時候,李治卻有了一絲猶豫。

因為李弘沒有死,李治的氣也就少了一些。

因為兇手是自己的淑妃,是自己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淑妃,是自己曾經寵愛過的淑妃,還有自己的皇後,李治現在還不知道王婠在這件事裡面牽涉的有多深,但皇後和淑妃兩個人的身份就夠讓李治猶豫,這跟當初安思定公主夭折時的情況不一樣,當時的劉賢妃雖然也是四大妃之一的賢妃,但劉賢妃早先隻是普通宮人出身,隻是教導李治房事的宮女,與李治之間并沒有多少感情,她能成為賢妃僅僅是因為兒子李忠被皇後收為養子,母憑子貴成了太子,并不是因為劉賢妃本身,治罪就治罪了,王婠和蕭未央卻是不同,她們是李治被冊封為太子時就明媒正娶進太子府的發妻,都如今已經十幾年的時間,這哪是李治能鐵面無私的?

所以在長孫無忌問出如何處置的時候,李治鬼使神差的說了一句,朕不知道,他自己内心很矛盾,也就很害怕做出這個決定,甚至不想做出這個決定。

倒不如當做無事發生?現在的李治隻想做一個鴕鳥,隻想逃避,他仁儒的性格讓他不想做出任何決定。

事情說到這裡長孫無忌達到了自己來的目的,也就不再多言,起身告辭,李治卻是站在原地發愣,為子報仇的怒氣中多了一絲茫然。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李治忽然感覺自己的身上多了一件衣服,李治轉頭一看,是如意往自己的身上蓋了一件衣服,在看窗外已經淅瀝淅瀝的下着小雨,一場秋雨一場寒,如意聽說長孫無忌來找李治議事,猜到說的會是兒子李弘被謀害的事,如意也就多注意了兩眼,可是在長孫無忌離開後還不見李治出來,天氣又下起了小雨,于是如意就借着送衣服的機會進來,卻看見李治在發愣。

如意看着李治問道:“陛下,長孫大人可是為謀害弘兒的事前來?”

李治點頭道:“是。”

如意笑着道:“那長孫大人還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弘兒剛剛醒過來,長孫大人就查明白了事情,不知長孫大人查出了什麼?”

李治猶豫一下道:“還是兩天前的結果,淑妃被你人贓并獲,是為元兇,王婠管理後宮不嚴,難辭其咎。”

如意這麼一聽就知道長孫無忌這是又把蕭淑妃當做了替罪羊,皇後隻是因為治下不嚴被牽連,可是這不是如意知道的真相,如意有心說出自己的猜測,隻是看着李治現在的樣子,如意也就多心問了一句:“不知陛下怎麼處置這件事。”

又是這個問題。

長孫無忌剛剛才問過李治如何處置這件事,李治答“朕不知道”,現在如意又來問李治這個問題,李治看着如意的眼神下意識的瞥向了一邊道:“朕想想看”。

如意聽了李治的這句話,看着李治不敢直視自己的眼神就猜到了李治的想法,如意是一個極其聰慧的女人,她也明白了李治為什麼呆愣在這裡的原因,因為怎麼處置蕭未央和王婠讓李治為難了,所以李治不敢出去面對自己,所以才躲在這個屋子裡,于是如意也就沒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李治現在連處置蕭未央都為難,自己就算說出王婠是真兇又能怎麼樣?倒不如不說出來,不至于讓李治更為難。

再說了,如意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自己的兒子養病,然後等養好了身體再說冊封太子之事,沒必要在這之前旁生枝節。

隻是如意這麼善解人意的理解李治,誰又來理解她呢?理解她的兒子被人謀害,隻是僥幸逃出生天,理解她的女兒被人謀害夭折,可是如意知道自己應該依附李治,她就要顧忌李治的感受,抛開她自己的想法。

既然李治需要“想想看”,如意隻能随李治“想想看”。

隻可惜不是人人都是武如意,不是人人都能等待李治想想看,有些人就忍不了,比如還身在内廷獄中的蕭未央。

蕭未央不是如意,她也不是李弘事件的受害者,她現在是兇手,是锒铛入獄的兇手,甚至可能是會步劉賢妃後塵的謀害皇子的兇手,蕭未怕死,有時候蕭未央甚至感覺到劉賢妃還沒走遠呢,似乎就等在不遠處等自己和她做鬼也能做個伴兒?這樣的恐懼加上獄中的幽暗讓蕭未央更加想要求生,可是上一次蕭未央想要見皇後的要求被褚遂良回絕,因為王婠是自己的同謀,所以蕭未央想要王婠救自己,可是現在她都見不到王婠,或者說是王婠“不想見她”,是想要她做替罪羊,這才是蕭未央真實的想法,既然如此,那蕭未央為了自己活下去就隻剩一個辦法:李治。

蕭未央在牢獄中并不知道現在的李治隻想逃避這件事,隻想當做這件事沒發生,讓蕭未央安穩的住在獄中就好,讓王婠一如既往的住在鳳儀宮就好,李治就能在自己的心理上逃過這件事,逃過他的膽怯,逃過他的懦弱,隻可惜恐懼中的蕭未央沒有給李治這個機會。

蕭未央想到了李治,既然作為同謀者的王婠不肯救自己,那蕭未央也就不管自己謀害李弘到底是什麼罪,方正她隻是一個從犯,她要見李治,她要把自己和王婠合謀的所有事都告訴李治,以求一個坦白從寬,蕭未央相信隻要自己把所有真相都告訴李治,那憑借她和李治多年的夫妻感情,做一做苦情戲,賣一下慘,她也是有一線生機的,她不相信李治對她沒有一點感情,李治是蕭未央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李治本以為自己躲着這件事就能躲過這件事,為此李治都沒敢去見蕭淑妃和王婠中的任何一人,沒想到還是躲不開蕭未央的求見。

内獄傳來消息,說是獄中的罪妃蕭淑妃娘娘想要見皇上一面,說是有事要報,李治本不想理會蕭未央的求見,他現在躲還來不及呢,怎麼會去見?

隻是内獄馬上再有消息傳來,說是蕭淑妃娘娘在用頭撞牆,說是皇上如果不見她,她就撞死在獄中。

負責傳遞消息的内侍說完就不再敢看李治一眼,因為這些話就是在威脅皇上。

李治的神色也是陰沉難堪,他不知道蕭未央為什麼這麼不知死活的非要見他,可是自己不去見她又不合适,難道自己能“眼睜睜的”看着蕭未央撞牆而死嗎?蕭未央還是跟以前一樣恃寵而驕,為了逼迫自己就是尋死覓活!

最終李治還是決定去見蕭未央一面,他的性格讓他做不出對蕭未央撞牆視而不見的事。

在李治準備去見蕭未央的時候,“恰好”遇見了前來的如意,如意來的并不巧,在李治說自己要“想想看”的時候如意自己可以不催促,但如意也絕對不允許“有人”向李治求救,比如蕭未央,所以如意就一直留意着李治這裡的消息,在蕭未央第一次求見李治的時候如意就已經知曉,現在李治想去見李治,如意就“巧合”的過來。

如意看着李治道:“不知陛下何往?”

李治現在本就對如意含有愧疚之意,因為他沒有給如意謀害李弘之事一個答複,現在卻又私下去見元兇蕭未央,心中愧意更盛,哪還敢瞞着如意自己去幹嘛?也就告訴如意道:“淑妃在獄中傳來消息,說是有案情要說于朕聽,朕就去見她一面。”

如意笑着道:“既然事關案情,那陛下還是要去的。”

李治看到如意這麼通情達理就要點頭,如意卻又接着道:“既然事關案情,那陛下可否帶奴婢一起去?畢竟奴婢也想知道蕭淑妃為什麼謀害弘兒,奴婢想要知道真相如何,不知陛下可否?”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