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196章 武氏賢妃舊事重提 褚相遂良問心有愧

第196章 武氏賢妃舊事重提 褚相遂良問心有愧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事情到了這裡長孫無忌也不知道該如何慘淡收場,本以為他們靠着韓瑗、來濟和褚遂良的三劑猛藥就能逼迫李治改變主意,沒想到場内還躲着個武賢妃,這個膽大妄為的女人直接站出來就指責褚遂良站在紫宸殿裡的資格,并且還被她指控成功,褚遂良當年之事難辭其咎,扪心自問心中有愧,為了自己長久以來的清名隻能自請罪責。

所以今天一役長孫無忌等人自以為勝券在握,沒想到被如意硬生生的挽回了局面,還折損了褚遂良這一員大将,這麼看來算是兩敗俱傷,這就是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另外一邊,李治雖然在如意的“敢作敢為”之下挽回了些許局面,可是這對廢後之事無益,即使針對了褚遂良也沒有改變老臣們抵抗廢後的立場,并且怎麼處置褚遂良也是一個麻煩,總不能真的讓褚遂良為劉賢妃償命吧。

這一次的議事繼續以失敗收場,但李治已經不是完全沒有還手的能力,隻是廢後之事進行到這一步,雙方各自的立場都已經明确,如果沒有新的改變,那隻會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的結果,這個結果老臣可以接受,李治卻不能接受,因為老臣們求的就是不變,李治是在求變,這是李治和如意的難題,不是長孫無忌的,長孫無忌隻要不亂陣腳即可。

各自散場之後老臣們離開了紫宸殿,李治和如意卻沒有離開,今天是李治少有的在老臣們面前揚眉吐氣的時候,這麼看來帶如意來這裡還真的沒來錯。

如意也是在發愣,她沒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像一個男人一樣在紫宸殿和大臣們強辯,她之前在做先帝侍書的時候見過太宗皇帝和朝臣這樣的場面,隻是當時坐在龍椅上的太宗皇帝面對的多半是自己的老師魏征,如意卻沒有親身參與過,現在真是有不一樣的體會。

李治叫醒了還在發呆的如意問道:“武賢妃,廢後之事發展到現在算是陷入了僵局,老臣們雖然拿我們沒有辦法,但我們也是無路可走,難不成朕真的要和他們鬧到魚死網破兩敗俱傷的境地嗎?”

廢後三策的下策永遠是李治不想走的一條路,如意也明白這麼做的難度。

如意沒有回複李治的詢問,而是看着一張空的胡凳道:“那是誰的坐席?”

李治看着胡凳,這是皇帝為體恤議事的老臣們年事已高難以久站準備的胡凳,中樞七相七人,所以内侍們就準備了七張胡凳,隻是今天有一人因病未至,所以空出一張胡凳,如意問的就是這一人是誰。

李治道:“是司空李績,他兼任兵部尚書,為中樞七相之一,也是先帝顧命大臣之一,這你是知道的,父皇駕崩當晚你應該在翠微宮含風殿外見到過他,不止這一次,後來在我們視察蝗災時當時的并州都督也是他,你也見過他。”

如意才想起了李績這個人,自己當年不隻見過李績,還在含風殿外和李績說過話,在視察蝗災時一樣如此,因為武家和李績家是有淵源的,隻是時過境遷,這些淵源已經不為人所知,但現在李績的出現卻讓如意心中一動,或許這會是自己的突破口?隻是不知道李績有沒有這樣的能力。

如意問道:“皇上可知李績大人其人?”

李治不解如意為何問起李績,但還是回道:“李績實為李績将軍,本名為徐世績,早年投靠父皇後東征西戰為我大唐立下赫赫戰功才被父皇賞賜李姓,是我朝内少有能和李靖大将軍齊名的武将人才,其人喜好低調行事才聲名不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會被父皇選定為朕的輔政大臣之一,隻是在朕即位後李績将軍行事愈加低調,很難見他抛頭露面了,哪怕是和監國一派也是保持距離,朕想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因病缺席了今天的議事,說是有疾,隻怕他是想置身事外了。”

如意聞言若有所思道:“皇上以為如果有李績大人站出來支持皇上,廢後之事是否可行?”

李治被如意的想法吓了一跳,李績站出來支持自己?李績平時連長孫無忌的臉子都不給,難道會因為如意一句話就站出來支持自己?可是李治一想,如果李績真的站出來支持自己廢後?那?李治道:“李績将軍和監國、褚遂良同為先帝顧命大臣之一,現在褚遂良德不配位,也就是李績将軍和監國唯二之人,朕如果有李績将軍支持,那就是和監國并駕齊驅,廢後之事必定有轉機,賢妃你以為呢?”

如意道:“臣婢以為皇上的想法是對的。”

李治憂愁道:“這些年李績雖為中樞七相之一,卻無欲無求,朕怕隻怕李績将軍并無參政之心,所以哪怕有朕說動恐怕也難以說服他,賢妃你可有辦法?”

如意道:“無欲則剛并不代表無懈可擊,人生在世誰還不經曆一點虧欠?臣婢家裡正好和李績将軍家中有舊,算是李績将軍欠我武氏的一個人情,這也是當年李績将軍認識臣婢的原因,現在陛下遇到難事,臣婢願意求到李績将軍門前一試,萬一李績将軍念及舊情,那也正好為陛下所用,總好過眼下一片僵局。”

李治聞言雖然不知道武氏能和李績家有什麼淵源,但賢妃能把話說到李績門前已是不易,萬一呢?不是萬一,是萬二,李治不會忘了楊淑妃和燕德妃就是被賢妃說動,這才有了現在的局面,不然自己才是寸步難行,于是李治道:“善,那朕就靜待賢妃的好消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