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207章 新皇後上任三把火 封爵換太子緩提攜

第207章 新皇後上任三把火 封爵換太子緩提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個道理八歲的李忠不懂,所以他看着自己的娘為了保住他的太子之位跪在王皇後的鳳儀宮門外請罪,李忠不敢做太子。

這個道理李忠的生母劉氏不懂,她滿心以為李忠做了王皇後的養子,有了嫡子的身份,得到了王皇後的護持,這樣李忠就能坐穩太子之位,有朝一日還可以做大唐皇帝,所以為了保住兒子的太子之位,她甘願去死,哪怕背負了謀害安思定公主的罪行,這是劉氏的天真害了她,因為從始至終她和李忠都沒有選擇權。

現在她死了,李忠又要被廢,而在褚遂良因為冤害劉賢妃被貶的時候劉賢妃就已經被李治恢複了名聲,對她也有一些憐憫之心,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雖然劉氏沒什麼腦子,但單從母愛這一方面來說劉氏也值得人敬佩,李治性格仁儒也就更不好意思直接說“李忠成了一個瘋子,不配繼續做太子”之類的話,也就想要讓許敬宗找一個能夠減少李治愧疚的借口。

于是許敬宗道:“皇上,東宮之位,國之本也,現在國本不正,這才是天下人最擔憂的事,就算是皇子忠也是這麼想的,臣聽聞皇子忠在知道皇後娘娘有嫡出的時候心中甚是不安,因為他認為自己竊取了本不屬于自己的位置,力不勝任,多有慚愧,所以皇上改立太子是衆望所歸,人心所向。”

許敬宗敢站出來說話,自然是有自己的本事,把李治想要換太子的禮法安排的妥妥當當,不但說換太子之事說成人心所向,還說李忠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聞聽者心中一陣不齒許敬宗的虛僞,李忠眼下就是一個瘋子,哪來的力不勝任和慚愧?但因為換太子一事本就是之前遺留的舊事,也就沒人多此一舉站出來阻撓此事。

幾日後,由許敬宗代筆的太子李忠願意退位的手書就送到了李治身前。

許敬宗恭聲道:“太子明智,有意自讓。”

李治看着李忠願意退位讓賢的“手書”,不吝啬的誇獎道:“前後數四,情辭懇恻,義高曠古,道邁前修(道德高尚,超過諸多先賢)”。

并且為了獎賞李忠的“自讓”,李治還特封失去太子之位的李忠為梁王,出任梁州都督。

神奇的是失心瘋的李忠在聽到聖旨《降太子忠為梁王诏》說自己不再是太子的時候居然恢複過了正常,嘴裡也不再念叨着自己不做太子了,娘不要哭,娘你去哪了的話,隻是說了一句:“娘,忠兒不是太子了。”這時的李忠十四歲。

後來經過禦醫的診治李忠是失魂症的病情可能得到好轉,但能不能回複到原來的樣子不敢确認,至少現在看起來正常,原因可能是因為心病還要心藥醫,不做太子就是李忠的心病,現在被廢以後就沒有了心病。

李治聞聽之後也是感到神奇,這算不算是他治好了自己的兒子?

知情的朝臣聽說以後也是驚奇,居然有人天生就“不适合”做太子,不然就會發失魂症,奇也怪哉!

在李忠“自讓”之後,李治緊接着就下了《立皇子弘為太子诏》,正式宣告武皇後之子李弘為東宮儲君,這時的李弘四歲。

然後就是大赦天下,召集五千僧人在大慈恩寺為新太子設齋祈福。

同時改元“顯慶”,不再是李治上位時的永徽。

順帶着李治也冊封了自己剛剛出生的另一個兒子李賢的爵位,潞王。

這就是武皇後上位後的第二把火,結合她的第一把火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上有老給自己的父親武士彟封周國公,下有小讓自己的兒子做太子,隻是接下來的第三把火不知道是什麼?

馬上有足智多謀的朝臣傳出消息,猜到了武皇後接下來可能會做的事,那就是武士彟周國公襲爵的事,武士彟已死,國公位總要傳下去,還有就是武家衆人坐等升官吧,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嘲諷道:“武家這還真是雞窩飛出金鳳凰,青雲直上啊,隻是不知皇後娘娘打算怎麼讓自己的兄弟們一步登天。”

按照人之常情,誰做了皇後娘娘還能不使勁提攜自己家的人?所以有人這麼說無可厚非,大家都是這麼幹的,其實也有意外,先帝的長孫皇後恰恰相反,長孫皇後不但幾次阻止太宗皇帝想要提拔長孫無忌做官的事,還唆使長孫無忌自己婉拒太宗皇帝的任命,僅她而已。

在大家眼裡武皇後肯定不會這樣,因為武家本來就是小門小戶,還能舍得這到手的官職不成?這跟窮人看見錢不要,餓人看見肉不吃有什麼區别?武皇後娘娘不可能有這麼高尚,這是大家一緻看法。

武家兄弟不知道外面的這些議論,他們現在一門心思的就是等着自己被封為周國公的事,再說了,武家兄弟還真不是有錢不要,有肉不吃的人,當年武士彟活着的時候就是“不要、不吃”,沒有為自己兒子謀得什麼門蔭,結果他死的時候武家直接斷了仕途,難道武家還能同樣的錯誤犯兩次?

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武皇後并沒有向李治提及武家襲爵的事,而是撰寫一部《外戚誡》獻于朝堂,誡内所言皇上用人應該唯才是舉,反對外戚藉由外戚身份就獲得超出他們能力官職的懇切之言。

外戚是什麼?不就是武皇後的武氏嗎?所以這是武皇後上表反對自己家族?表示自己不會用人唯親?要是這麼說的話武皇後還真有長孫皇後的幾分氣度。

所以落實到具體事的時候,武皇後請求皇上暫時擱置武士彟周國公爵位的繼承,對武家兄弟以觀後效再行襲爵。

而對于武家兄弟,雖然官職各有提拔,但皆不是什麼重要職位:武元慶升為宗正少卿,管理皇族、宗族、外戚事務,從四品官職,武元爽升為内府少監,掌管内府百工技巧諸事務,從四品官職,武惟良升為司衛少卿,管理兵器儀仗庫,從四品官職,武懷運從瀛洲長史升為淄州刺史。

這都是什麼官職?雖然都是從四品,可是都是些閑散官職,一點實權都沒有,想想王皇後上位的時候,舅舅柳奭直接平步青雲進入中樞七相之一,武皇後就為自己的武家人提攜這麼些無權無勢的官職,大家沒想到武皇後的新皇後上任三把火是燒到了自己身上,這是自縛手腳嗎?

武家兄弟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目瞪口呆,不是說升官不好,但這些官隻能說是聊勝于無,完全配不上自己作為皇後娘娘的親哥哥,試問哪個皇後娘娘是這麼提攜自己的家人的?尤其是以為理所當然的襲爵周國公之事,居然暫時不議?

武皇後新皇後上任三把火這麼燒,這是意欲何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