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向善,但沒人會喜歡自己的善心是被欺騙的結果,因為這不是善,這是人善被人欺,這是被人當成了傻子。
這就是現在李治的心情,他不敢相信李義府的所言,不願相信自己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的事是被人算計的結果,李治更願意相信這是自己對二人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愛意,這是自己對二人多年陪伴結局卻凄慘的愧意,這是自己性格仁儒的善意之舉,這是自己作為皇帝的生殺予奪的權力。
但李義府的話卻像是一記耳光打在了李治的臉上,王皇後和蕭淑妃被寬赦和他的愛意,善意,愧意,都沒有關系,而是别人的算計,自己則是那個被人算計的、掉進别人陷阱的傻子?這記耳光不疼,但是很丢人。
如果李義府說的是真的,那這就是把李治所有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是把他玩弄于股掌之間,是愚弄了他的感情。
且不說這是不是欺君之罪,但凡是個人都難以忍受自己的善心是被人欺騙而來,所以李治趕走了李義府,讓内侍監召來武皇後,他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這個被人玩弄而不自知的“昏君”,李治不會把自己形容成傻子。
武皇後聽到李治相召,對李治見自己的事也已經了然于胸,因為李義府能這麼說本來就是武皇後的主意,所以武皇後在看到負責傳令的内侍之後隻問了一句“皇上剛剛在見哪位大人?”
在知道是李義府之後就知道她的計策成了,所以李治要見她了。
李治在見到武皇後的時候問道:“皇後,你覺得朕放王皇後和蕭淑妃出内獄這件事做得怎麼樣?”
武皇後不動聲色道:“陛下以仁治天下,此是陛下寬宏大量,皇恩浩蕩。”
李治還以為武皇後會說出一些頗有微詞的話,因為王皇後和蕭淑妃害死了武皇後的女兒安思定公主,還謀害李弘未遂,這是殺女害子之仇,可謂是不共戴天,武皇後對自己放了王皇後有微詞也是應該的。
李治對王皇後和蕭淑妃有愧意,對武皇後何嘗沒有愧意?雖然他寬赦了王皇後和蕭淑妃,但也不敢把這件事明确的告訴武皇後,就是心中有愧,可是世間難得兩全法,李治終究還是對王皇後和蕭淑妃的愧意更深一些,王皇後不能生養是他所為,蕭淑妃的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也是他李治的孩子,求到了自己的面前,李治沒有辦法逃避對自己内心的審判,所以隻能選擇對不起武皇後。
李治滿心以為武皇後對自己這麼做會有不滿,或者哭訴,因為如果是王皇後或者蕭淑妃一定是這樣,可是武皇後卻是說自己“寬宏大量,皇恩浩蕩”,這讓李治感受到了王、蕭、武三人之間的不同,武皇後還是一如既往的為自己着想,體諒着自己的難處。
想到這裡李治更覺得對不起武皇後,尤其是在知道自己以為的“寬宏大量”,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一事有可能是被人算計的結果,李治脆弱的心靈更是找到了避風之所。
李治愧疚道:“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之事,朕本該提前告知于你,可是朕知道你和她們之間的矛盾,朕知道安定公主是你心中解不開的結,不想因為你不同意這件事平添波折,也就做了放出她們的決定,皇後,你不會怪朕吧。”
武皇後聽到李治提起了自己的女兒安定公主,一方面是出于心中的感情,是真的想到了自己的女兒,一方面是僞裝自己心中的委屈,不敢明言李治瞞着她做出了寬赦王皇後的事,武皇後雙眼泛紅,聲音哽咽道:“陛下說得對,安定是臣妾的女兒,臣妾的确忘不掉她,但臣妾對皇上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之事也不敢有怨言,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妾是陛下的皇後,隻會跟陛下同心同德,豈可背心離德?”
李治立時更加感動,有一篇文章李治還記着《鄒忌諷齊王納谏》中有言,“吾與城北徐公孰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對比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不管王皇後還是蕭淑妃都是有求自己,所以真心難得。
李治道:“可是朕剛剛聽聞說是朕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之事是被小人算計,朕剛才認真的想過也的确有可能如此,那一段時間總是有後妃在朕的耳邊說起王皇後的好,總是能看到王皇後曾經喜歡的舞樂,義陽和宣城還有廉兒(蕭淑妃子女義陽公主、宣城公主,李素節三人)也是求到了朕的面前,想要朕給她們的娘一個機會,朕看她們的一顆拳拳孝心也甚為感動,也就有了寬赦她們的想法?朕現在想來,當初這一切事情發生的的确有一些太過巧合,隻可惜當時朕當局者迷,沒有看清這其中的聯系,或許朕當時真的是被蒙蔽了雙眼,皇後你旁觀者清,不知道可否看出其中是否有貓膩?”
說完之後李治希冀的看着武皇後,哪怕到現在李治都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善心是被人欺騙的結果,就像一個被詐騙的人不願意相信自己被騙一樣,人天生排斥自己被騙揭穿這種事。
武皇後看着李治道:“陛下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之事的确是陛下寬宏大量,這毋庸置疑,但在事後臣妾也聽說的确有人私下密謀過此事,所以有些後妃在陛下耳邊提及王皇後,讓陛下看到武皇後曾經喜歡的舞樂,還有義陽,宣城,這都是有人想要在陛下面前潛移默化的讓陛下想起王皇後和蕭淑妃,所以這些事也是真的。”
李治有些失落,所以他真的是被騙了?被人愚弄了?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間了?
一怒之下李治把眼前桌子上的東西都掃到了地上,怒聲道:“原來朕就是一個被人捉弄的笑話?!”
武皇後道:“陛下息怒,這不是陛下的錯,陛下的善心沒有錯,錯的是有人利用了陛下的善心,這才是真正的居心叵測。”
是有人利用了自己的善心!
李治馬上想到了帶領衆妃嫔向自己求情的長孫德妃,盛名在外的“大唐西皇後”,現在後宮中也隻有她有這樣的威勢了!
好一個長孫德妃,做了西皇後不滿足,還要在自己的後宮“結黨營私”,難道德妃也想做自己後宮的“長孫監國”嗎?
更讓李治生氣的是王皇後和蕭淑妃二人,在自己見到二人的時候二人皆是悲戚哭訴,說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博得了李治的同情,可是現在證明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李治不相信這些事二人會不知道,甚至二人作為當事人都有可能是和長孫德妃一起密謀的這件事!所以德妃是可惡,王皇後和蕭淑妃就是可恨!什麼回心院,什麼悔過,都是假的!
李治有心現在就去親口問問王皇後和蕭淑妃事情的真假,可是李治不想再面對二人的裝慘,李治不是一個心硬如鐵的人,于是道:“内侍監,你馬上到,到“回心院”找王皇後和蕭淑妃給朕證實這些事的真假!”
内侍監隻得領命而去。
事情并不難調查,内侍監在内獄知道了事發前德妃親自見過王皇後和蕭淑妃的事,然後就直接詢問二人是否和德妃密議自己被寬赦的事,内侍監隻說了一句話:“希望二位娘娘如實招來,不要做出欺君之事。”
真相就這麼簡單的被内侍監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