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賀魯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不能冒險,這時候的他已經是内外交困,前狼後虎,他的敵人不隻是唐軍,還有在他身後虎視眈眈的突厥十姓部落,受傷的猛虎也敵不過群狼,自己需要養好傷之後再說其他。
于是在這個夜裡,阿史那賀魯丢下十姓部落的突厥人,帶着自己的部衆偷偷地跨過了曳咥河,然後就揚長而去。
等十姓部落的首領得到可汗私自逃走的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時辰之後,阿史那賀魯這一出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把十姓部落的首領玩了個目瞪口呆,前一刻可汗還在跟大家商議應對唐軍的事,下一刻可汗已經溜之大吉,好一個瞞天過海,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難不成是指望自己等人單獨對抗唐軍?
五咄陸部和五弩失畢的首領來到阿史那賀魯已經空蕩蕩的大營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臉色,戰前是阿史那賀魯集合大家打這一戰,本來按照突厥人的習慣打不過唐軍可以跑,可以和唐軍周旋,反正唐軍在這裡人生地不熟,突厥人逐水草而居,哪裡有牛羊哪裡就是落腳地,等到天氣冷了,大雪封困的時候,唐軍自然不攻自退,這是以前突厥人已經用過數次的經驗,是你阿史那賀魯把大家集結起來,說是舉突厥之力打敗唐軍,然後去搶金銀美女,這時候你倒悄默聲的就跑了?
所以在第二天的時候,蘇定方還準備整軍進兵,走出不多遠的距離就看到一衆突厥人遠遠地就舉着一杆白旗向着唐軍走了過來,是突厥人來投降了?
蘇定方馬上着令裴行儉前去查看什麼情況。
裴行儉一會兒的功夫回來說這是突厥五弩失畢等五個部族的首領攜衆來降,并且帶回了五弩失畢五位首領的彎刀,這是突厥人為了表示投降的誠意,表示自己沒有和唐軍再起刀兵幹戈的想法。
蘇定方才知道突厥人這的确是來投降的,但裴行儉也說了前來投降的隻是突厥十姓部落的五弩失畢五個部落,阿史那賀魯這個可汗和五咄陸部什麼情況蘇定方還不知曉,也需要了解一下。
很快五弩失畢的五位首領就來到了蘇定方的近前,幾人齊齊右手貼胸表示對蘇定方的恭敬和請罪,蘇定方也是笑着扶起了諸人。
蘇定方道:“西域諸部本該安居樂業,阿史那賀魯早年也已歸附我大唐皇帝,但在我先帝駕崩後,阿史那賀魯背信棄義,背叛我主,興兵作亂,妄圖自立稱汗,我主聖上早就修書與他,希望他迷途知返,但他依舊不知悔改,這才有了我等的讨伐天兵,你等與我等其實皆在聖上之下,不該刀兵相見,我們的利刃不該是指向彼此,而是該分置牛羊肉,西域的土地不該侵染鮮血,而是該共飲美酒,現在你等可是知錯?”
五弩失畢的首領皆是汗顔道:“将軍,現在我等已經知錯,本來我等也不想做出叛亂宗主之事,但阿史那賀魯部族勢大,脅迫蠱惑我等不敢不從,這才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現在我等皆來将軍處負荊請罪,還願将軍責罰我等,我等皆無怨言。”
五弩失畢五部族在阿史那賀魯遁逃之後還是覺得投降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蘇定方看到五弩失畢來降也就說明了唐軍攻打突厥的原因是阿史那賀魯的背信棄義,早年歸附了太宗皇帝,卻在太宗皇帝駕崩後起兵反唐自立為沙缽羅可汗。
接着蘇定方詢問起了五弩失畢首領阿史那賀魯的去向,這才知道阿史那賀魯這個突厥可汗昨晚已經連夜渡過曳咥河逃亡而去,而問起五咄陸部的消息,五弩失畢的首領臉色尴尬,因為五咄陸部的人也離開了這裡,說是已經南下去投降同樣向突厥進攻的阿史那步真,五咄陸部和五弩失畢兩方有宿怨,雖然已經決定投降唐軍,但因為二者不和,即使是投降也不會選擇和對方在一起,五弩失畢選擇對蘇定方投降,五咄陸部就選擇了南線的阿史那步真。
這樣蘇定方也就知曉了所有的消息,阿史那賀魯遁逃,五弩失畢向自己投降,五咄陸部向阿史那步真投降,這也就意味着戰打到現在就算是打完了,所以接下來是該凱旋收兵還是繼續追擊阿史那賀魯是一個問題。
剛剛蘇定方已經告訴五弩失畢的首領說大軍是為阿史那賀魯的背信棄義而來,自然也就沒有放虎歸山的道理,所以蘇定方還是決定要把阿史那賀魯這個罪魁禍首緝拿。
在詢問五弩失畢首領阿史那賀魯的遁逃去向之後,知道他可能去往邪羅斯川,也就準備率軍前往,但在這之前蘇定方還需要把眼下的戰報送回到長安,戰打到現在就算是結束了,他知道李治一直在等他的消息,所以蘇定方馬上寫好戰報,然後安頓裴行儉親自回長安報信,順帶着把昨天一戰中受傷的将士們也帶回去。
臨行前蘇定方慎重的囑托自己的學生說皇上因為此戰在朝堂擔負着很重的壓力,所以裴行儉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到長安,把勝戰的捷報送到皇上手中!這件事不要借與他人之手,裴行儉要自己做。
裴行儉也是認真的點頭,他自然知道朝堂上有很多大臣并不同意皇上打這一戰,也并不同意自己的老師蘇定方做這一戰的統帥,皇上有壓力,自己的老師何嘗沒有?所以他更知道這一封捷報的重要性。
做好這一切安排之後蘇定方就帶着任雅相和蕭嗣業向着阿史那賀魯遁逃的邪羅斯川而去。
裴行儉也開始準備回程之事,昨天受傷的将士們也知道突厥可汗遁逃之事,知道大唐這一戰算是打勝了,也都開始歡呼起來,包括受傷的郭孝慎。
于是在長安城一個寒冷的夜裡,城門早已經緊閉,負責守成的士兵有的站在冷夜的城牆上戒備,有的抽出功夫趕緊在城牆上的火堆前烤火取暖,這時候已經時值隆冬,怎一個冷字了得。
慢慢的有耳朵靈敏的士兵卻聽到了馬蹄的聲音,為了确認是不是自己聽錯了,他還歪着腦袋仔細的聽了片刻,馬上他就确定自己沒有聽錯,到現在不止是他聽到了,有越來越多的守城士兵聽到了精騎踏地的聲音,守城官一聲“有情況,戒備!”把剛剛還無精打采的士兵們吓了一個機靈。
然後長安城牆上的所有士兵占着自己站得高所以看得遠的緣故,就看到了遠方一道不長的火龍在快速向長安城門靠近,一看就是一隊精騎。
在火龍靠近城門之後,為首一人呼喝道:“前線軍情,十萬火急,速開城門!”是千裡之外的裴行儉終于回到了長安。
說着就把證明自己身份的魚符扔上了城牆,守城官趕緊撿起魚符在火光下驗證,是真的,于是馬上吩咐道:“快開城門!快開城門!”
十萬火急的軍情誰也不敢擋。
裴行儉沒有停留,在接住城門官送過來的魚符之後就向着皇宮直奔而去。
此時的李治還在武皇後的立政殿酣睡,上了年紀的内侍監也在大殿外室休息,就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