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它生的唯一希望了,于是海拉深吸一口氣,盡量掩飾着聲音裡的激動和興奮:“當然!她跟我是同類,隻有同類才能殺死同類,你要我殺了她給伊莎報仇嗎?”
當然——不能!
海倫已經殺了它的本我伊莎,現在它處于一種無敵狀态,隻有找到了伊莎的屍骨才能讓它斃命,但它費盡心機千辛萬苦殺的人,會讓其他人輕易找到屍骨嗎?
用腳想都知道不能。
沒錯,它騙了貝娜。
但,那又如何呢?
從一開始,它的目标不就是貝娜的命麼?
撒謊又如何?鏡鬼又沒有道德,謊言隻是它成長路上的一首贊歌。
“不用,你好好活着,我不需要你去報仇。”貝娜的話倒是讓海拉有些意外,“你的處境也不比我好多少吧?如果你來到了我的世界,你的痛苦也會随之煙消雲散嗎?”
海拉的神色晦暗,它想不通,貝娜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你想要什麼?”
它這般問道,貝娜隻是嫣然一笑:我要你快樂。”
因為我活的不快樂,所以我希望你能快樂,僅此而已。
“你知道你将面臨什麼嗎?”海拉覺得貝娜隻是不清楚她即将面對什麼,如果她知道自己将付出死無葬身之地的代價,她絕不會這麼樂觀。
“我會死,是嗎?”
“不僅會死,還會死狀慘烈,死無葬身之地,它們……”
“沒關系……”
海拉所有的話都被這一句“沒關系”堵死了,它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貝娜這個人,簡直——蠢得無可救藥!
它這般惡毒地想着,貝娜卻自顧自地劃開了自己的十根手指,将血液均勻塗抹在了鏡子上。
這是她們第一次見面時,海拉教給她的,進出鏡空間的方法:
在午夜十二點,如果你将十指劃破,塗滿整面鏡子,你的鏡中人,将會出現在你的面前,而你則永墜那無淵之地,不得往生,死無葬身之地……
鏡鬼們前往表世界也是這般,找一個“自願獻身”的同伴,也就是每學期的“鑰匙”,殺了它,将它的血肉塗滿整個封閉的空間,就能短暫地前往表世界。
但到了表世界,它們往往還不滿足,想要找到自己的本我,殺了本我,獲得自由穿梭表裡世界以及不死不滅的能力。
大多數鏡鬼也往往折戟于此。
它們都忽略了最根本的核心——表世界有表世界的規則。
這裡的弱肉強食規則都學會了僞裝,潛伏進了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這些初出茅廬的鏡鬼卻還大搖大擺地奉行着強者擁有濫殺權的不成文條例,在表世界濫殺無辜,最終被規則抹殺殆盡。
通過各種慘烈的前車之鑒,海拉總結出了兩個結論:
首選,鏡鬼進入表世界後的投放範圍很大,并不局限于一個具體的市或者省,投放地點完全随機,在這麼大的地圖裡想找到一所學校裡的一位學生,無異于大海撈針,靠人力幾乎不可能做到。
其次,表世界有各種條條框框的法律法規,并不能随意殺人,不能濫殺無辜,就算在茫茫人海裡找到了“本我”,也要有合适的理由、時機,還要掩人耳目,不露破綻,否則就算沒有被世界法則抹殺,也會被表世界的警察抓起來,前功盡棄。
不過它等了一日又一日,沒等來實踐的機會,反而它自己成了鑰匙。
既然天道不公,就怪不得它另辟蹊徑,它開始嘗試着聯系表世界的“自己”,想铤而走險,為自己博得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