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型城市永遠的痛啊。
标準的"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坍了"
每次看到和夕張,工人有關的情節,都會讓我想歎氣
這種巨大曆史車輪轉彎時,留下的斑斑血迹和車轍痕迹,都讓人心有戚戚。
最後就是剛寫完的芝諾的故事。
芝諾的烏龜大家都聽說過嗎,就是他。
他想拯救自己的家鄉,所以即使可以去雅典做研究,他也放棄了,選擇留在埃裡亞城邦。結果改革成功之後,因為自己推行的陶片法,被埃裡亞的公民驅逐了。
跟蘇格拉底難兄難弟了屬于
讓我不禁想起另一個說法,完全的民主并不能做到智慧高效地帶領公民前進(原話忘了,大概這意思)
但是不完全的民主也不行,比如本文及三次元的日本選舉,大家嚷嚷着寒門民主,但其實投票時還是選擇了門閥世家。
的确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比。
不過我也想不出什麼辦法,說起來,我其實不懂政治,但很有意思的是我卻很容易産生"我懂"的錯覺,尤其是看文看到"我們學過屠/龍/術,上過政/治課,所以到異世界or古代,所向披靡,無往不利",自信的不可理喻,也許草民才會鍵/政,真正左右政/治的人并不會這樣,就像标榜自己是文藝青年的,都不是藝術家
我有的時候會想,是不是因為曆史看多了,總會從上而下地理解問題,動不動就"國/家""社會""大局",可是說到底我是很渺小的,也許從下向上仰望,才是正确的角度。
我隻能仰望,因為我的腳下隻有螞蟻比我更小了,哈哈哈
ps:
關于這篇文主角的xp,唉,煩,前面幾十章還可以說是你情我願,就當是日本出軌畸形氛圍+小說不計較現實+沒寫很詳細+你情我願。
結果和山口百惠的情節真的有點呃……威脅人,這算強/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