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文學城首發,支持正版】
綠映紅枝,草長莺飛的春日,最是京陵城中的好時節。京陵之内,闾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如過江之鲫,一時不知凡幾。嘉平帝在位,正值盛世,都城自當如此。
但若要說如今風景最佳之地,非京郊上元嶺莫屬,是以此地官家貴隽遍地,香車寶馬絡繹不絕。
锵锵鑼鼓鳴,東風攜清香而至。既有馬球捶丸的場子,看貴家少年郎君禦馬往來,嬉笑揚鞭,恣意之餘卻不失禮數。或有即興起一詩社,吟賞春景,倒也怡然。
這頭的小娘子們圍在一處說話,見哪家郎君英武,得了彩頭時便耳語幾句,相視一笑。
“文姐姐,這可就是家中給姐姐相中的郎君?”
“趙家顯赫,大郎尚了公主,如今有擢升正四品太常少卿,他家二郎也剛入朝為官,郎才女貌,照我看文姐姐許他正合适。”
“這叫背靠大樹好乘涼呀……”
被揶揄的文姜華不禁羞紅了臉,作勢就要捶取笑自己的幾人,“别隻顧着看熱鬧,等你們幾個說親的時候我可有得說道!”
她立起身來,清着嗓子開口,“女子及笄,便是要出嫁的。如今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我們對自己的婚姻大事也是說得上話的,倒也沒什麼好害羞的。”
文姜華目光瞟向場上高坐馬背的郎君,輕扯嘴角,“你們也都記着,日後非得自己相看過了,覺得喜歡,那才能答應,否則我們家中也不會像賣女兒似的逼着非嫁不可。”
幾人見狀擠眉弄眼地應下,“知道了,文姐姐。”
雖然場上熱鬧,可衆人的目光總忍不住朝外頭看,文姜華旁邊就有小娘子好奇問道,“文姐姐,他們都在瞧什麼呢?”
文姜華父親乃從二品左仆射,出身高些,知道的也更多。她見怪不怪,搖着繡桃花團扇,秀眉一挑才開口,“燕王如今可是晟國之内頂頂尊貴的王侯,今日又是燕王妃親下的帖子,宮裡頭自然會有貴人駕到,聽聞那位也會來……”
“那位?不知是哪一位?”
文姜華略蹙了眉頭,身邊就有人嗔怪道,“想是你入京陵不久,這才不甚清楚。那位,自然就是晟國最受寵的六公主,李雲妙了。”
文姜華面色稍霁,接着開口,“眼下晟國皇子有六位,可就隻得兩位公主,加之六公主乃皇後嫡出,官家更是寵愛非常。即便與皇子放在一處,這份寵也毫不遜色。”
“不過要說這位六公主,你若是見了她定然也喜歡。那般姿容身段,也難怪官家皇後喜歡,更别提那些郎君了……”
*
正巧,幾人話間便有金絲楠木的馬車自遠處駛來,挂在梁上的琉璃燈盞微搖,明晃晃地寫着一個李字。
李,乃皇姓,馬車裡坐着何人,身份更是昭然若揭。
侍女才在她耳邊說了幾句,燕王妃便笑着起身,領着衆人迎了上去。馬車悠悠停下,宮女便将凳子放下,在一旁垂眸候着,眼觀鼻鼻觀心。
各家的小娘子和郎君自然也都分列兩旁,又想擡頭張望,又怕失了規矩。耳朵倒是豎着,細聽馬車裡的動靜。
須臾,簾子掀開,便有一位溫婉美人扶着宮人下來,朝燕王妃行了個禮。随後衆人皆躬身道,“參見公主殿下。”
她笑着擡手,“免禮。”
方才那小娘子聽了文姜華的一番形容,如今看這位公主隻覺得略有失落,便小聲開口,“我怎麼覺得這六公主倒是不如文姐姐形容的那般好……”
文姜華聽她竟然如此不知禮數,小聲就敢在人群裡議論公主,趕忙回頭瞪她,“議論公主,你還要不要命了?”
她看着那位公主,深吸了一口氣,“更何況她也并不是六公主,而是四公主,李璇初。”
燕王妃笑着牽過李璇初的手,拍了拍才歎氣道,“我還當你們姐妹兩個不給面子,最後不來了呢。”
李璇初無奈一笑,指了指馬車,“那位昨夜睡得晚,今日賴床不肯起,這才來遲了,嬸嬸勿怪。”
燕王妃清了清嗓子,佯裝生氣地朝馬車裡開口,“既然來了還躲在馬車裡做什麼?待會有好吃的果子可沒你的份了!”
燕王是官家皇弟,身份自然不一般,所以也隻有燕王妃能這麼和她們說話了。
話音還未落,簾子便被徐徐拉開,一張清豔嬌俏的面容躍然紙上。她眉梢含笑,似浸了桃花的春水,眼波流轉,蕩漾生光。鼻尖微翹,配上朱唇,大氣之餘不減靈動。頭上的步搖花钿皆以圓潤的白珍珠點綴,與妃色海棠如意對襟裙相得益彰。